奉使崔都水翁下峡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猜你喜欢
夜木动寒色,雒阳城阙深。如何异乡思,更抱故人心。
微月关山远,闲阶霜霰侵。谁知石门路,待与子同寻。
弄水余英溪畔。绮罗香、日迟风慢。桃花春浸一篙深,画桥东、柳低烟远。
涨绿流红空浸眼。倚兰桡、旧愁无限。莫把鸳鸯惊飞去,要歌时、少低檀板。

风檐雪屋澹无情,巧作寒窗静夜声。倦枕觉来听不断,相看浑欲不胜清。

旷浦澄天湿晓烟,智人乐钓稳沙前。
蓑轻雨霁云收谷,钓掷纶枢水映船。
举棹欲归江月上,挂帆已近暮霞边。
汀芦处处飞萤火,照彻渔村饮不眠。

八月秋高兔子肥,卷毛宋鹊疾于飞。开阑一放天颜喜,玉手亲携自在归。

六幅裙儿半挂,八字眉儿半画。笑问若耶人,何事西施未嫁。

长夜,长夜,为语新妆休卸。

笑蹙长蛾熨齿酸,酒阑常记手掺掺。车边碧树垂朱颗,谁为天涯寄合欢。

载笔趋芸阁,探囊索缊袍。坐销秋日净,心折夜风高。

识字头先白,谋生计转劳。文园多病渴,常想赐蒲萄。

民家深树里,下马点灯时。风雨关门早,衣裳拜客迟。

艰难逢歉岁,逼迫后租期。说到伤心处,潸然泪满颐。

勒石燕山后世名,子孙蝉蜕起风尘。谁怜喜鹊飞来意,自叹灵椿老大身。

愁见灌夫杯酒过,梦惊苏蕙锦书新。几年客里无情话,一笑相逢姓麦人。

候门稚子喜归来,暖热那无酒一杯。抖擞满身尘土尽,襟怀还对好山开。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燕剪长,莺梭短。人静绿窗花气寒,园亭付与痴云管。

晏斋生理比何如,破砚今来亦已枯。珍重此君为耐久,澹然相对祗清癯。

凤将将,求其凰。凰既遂,辞母旁。逐凰孔良,不与母同翔。

凤心长,海树凉。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百余年树半苍苔,才有一枝花便佳。
腊近已含春意思,香寒足慰晚情怀。
澹烟孤寺藏山崦,残雪疎篱傍水涯。
刚被幽香相触拨,消磨石路几青鞵。

四载青门别,南来慰梦思。如何相见日,即是送行时。

春树诗重咏,旗亭酒莫持。五湖烟月好,终拟共心期。

誇父逐驰晖,所求安可成。鼹鼠虽饮河,满腹无他营。

亨涂更罔尽,端赖胸怀平。吾心日苟完,便尔王公轻。

时荣非所欣,徜徉终此生。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馀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