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
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直坐到三更已尽。这是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半夜的。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远。一个“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
三四两句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胧境地。前句说醒,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悄怆的感情色彩。
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形。“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的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最后一联和首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骠骑,是骠骑将军的简称,汉代名将霍去病曾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戎昱的主帅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巙。这首诗写了除夕之夜由坐至睡、由睡至梦、由梦至醒的过程,对诗中所表现的乡愁并没有说破,可是不点自明。特别是中间两联,以渲染环境气氛,来衬托诗人的心境,艺术效果很强。那雪落竹林的凄清音响,回归故里的断续寒梦,清晓号角的悲凉声音,以及昏黄孤灯的断碎余烬,都暗示出主人公长夜难眠、悲凉落寞、为思乡情怀所困的情景,表现了这首诗含蓄隽永、深情绵邈的艺术风格。
夜来风急。定胭脂损了,旧时颜色。瘦燕有情,宛转衔来傍瑶席。
多少颓垣废井,但斜日、凄烟凝碧。便几点、拂上帘丝,波动罥无力。
愁寂。露阶立。恁梦断玉钩,粉痕犹湿。画楼天接,芳树沉沉上阳夕。
搀入三分尘絮,漂不到、江南消息。问隔院、深翠里,甚人觅得。
昔向辽东郡,长歌觅管宁。此行无赠策,故事有谈经。
豆实登朱荔,虹光照紫萍。龟山文物在,未用叹凋零。
小立颦蛾处。黯销魂、香奁记曲,红叶按谱。谩说樱桃春恨重,不道悲秋夏苦。
似金谷、飘残玉树。怕共朱颜轻掷去,倚湘帘、懒更调鹦鹉。
算总是,团圞误。
凄凉好梦成虚度。忆当时、花前旧誓,疏星暗数。一点离愁吹不散,却被西风约住。
欲寄向、天涯道阻。珍重同心牢绾结,待相逢、又恐情难诉。
试看取、泪痕妩。
桂山奇峭世间无,日日当窗见画图。排去离愁忘岁月,助来吟兴遍江湖。
空岩花木青黄间,叠石莓苔紫翠腴。也被山灵嘲我俗,宁拚半昼狎樵夫。
虚心本分性贞坚,不炫才华不乞怜。会看老龙吟跃起,云霄直欲与争先。
敝芦不掩棺,丹心塞天地。卢龙塞外昏,尺土骄胡骑。
淬剑守孤城,生死安所避。臣节殉封疆,岂惟愧怀二。
枯骨与城存,君臣朋友义。白杨郊外草连连,惜君壮君酹君前。
耿耿忠魂悬日月,崎岖犹照帝城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