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聚义归清虚,无欠亦无馀。聚利赴嗜欲,自丧俄自续。
义在诗与书,利在金与珠。金珠壮人颜,俯仰一世间。
我去彼不随,彼去我不观。诗书入青瞳,藏蓄心腑中。
贻之修乃孙,操之修乃躬。秧种秀沃壤,愿饱万腹空。
源泉洌清甃,既与还不穷。开轩有意哉,短什嘉仙翁。
黾勉慎所交,高攀古人风。
琐闼才名著,藩垣位望隆。三年参省政,千里献民庸。
寮寀勤劳共,兵氓爱慕同。柳亭张饯席,桃浪送征篷。
天上乘槎客,江边卧辙翁。橹声摇落月,帆势快长风。
浩荡淮流壮,嶙峋岱岳雄。金台红日下,贝阙綵云中。
清慎闻群辟,廉能彻九重。陛陈嘉绩最,阶授散官崇。
复职纡新眷,辞朝返旧封。桓桓方叔烈,恋恋子牟忠。
苏息怜诸郡,旬宣仗数公。追呼鞭朴少,饱暖岁时丰。
去路应逢夏,回程莫待冬。诗欣千首富,钱笑一文空。
但觉烟霄迥,惟知雨露浓。棠阴城下路,歌咏走儿童。
曲干作龙鳞,疏花散月魄。天生供诗人,吟赏非关癖。
师于热海放慈航,丹徼朱厓信渺茫。天意逆扶金策杖,君恩翻起铁衣裳。
山回象郡风烟黑,身倚蛮方日月黄。今夕短戈聊当锡,莲花犹在舌端香。
万苦萦心不可论,又看秋色满郊原。孤云逝水归何处,落月啼乌正绕门。
养乏旨甘空往恨,教存忠孝是深恩。因思昔日门墙下,道义能令士习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