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一钱不直程卫尉,万事称好司马公。白发永无怀橘日,六年怊怅荔支红。
扶桑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春江何似玉人情。
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且自说归程。小楼深夜月、炙银笙。蓟门幽梦恐难凭。
虽有泪,寄不到金陵。
兰舟荡湖阴,采菱湖水深。愿持花作鉴,为照阿侬心。
华山真境逼蓬莱,石洞云深锁不开。一枕黑甜仙梦远,任教沧海起黄埃。
柳如青帜导姑苏,桥若垂虹饮太湖。渺渺天光接波浪,凄凄秋色上菰蒲。
行囊只剩新诗稿,身世端如古画图。独倚危栏追往事,雁衔霜信下平芜。
采采复采采,相与登高丘。可以充我虚,五鼎何足侔。
茂陵岂识道,且从方一游。徒闻甘泉产,更入蓬莱求。
白日忽已暮,悲风来素秋。未若幽居子,不怀四海忧。
清节尚巢父,素心追许由。
形体支离两可怜,胸中历历旧山川。当时伯乐曾回顾,肯信人间有暮年。
白玉堂前夜合花,高高绿树散朱霞。朝来如见唐人画,系著谁家白鼻騧。
窈窕招提入翠微,碧波千顷照岩扉。白头人向斜阳立,黄帽僧冲细雨归。
芳树远从湖外见,残云纷绕雁边飞。分明一片佳山景,却忆松边笋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