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闻种南轩竹,亲携斸地童。覆根深宿土,护叶背惊风。
籊籊看双干,潇潇自一丛。雨愁崖响挫,晴爱树阴笼。
低映横窗北,深连别坞东。春林期尽植,秋径得傍通。
散帙琅玕润,移尊翠黛空。商音凉瑟瑟,海气夜濛濛。
习隐兼松菊,摅材并梓桐。清怀二子上,名混七贤中。
自附幽栖兴,能忘长养功。终言拂霄汉,高节倘齐同。
纵步龙山颠,放舟龙荡口。群然雁鹜行,杂之牛马走。
我拙不能诗,我病不能酒。试问赏花人,还有菊花否。
轻云疏雨变新凉,白酒黄鸡饯旧庄。自笑明朝千里别,堆盘赤枣作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