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元良万国贞,蒙养系坊局。抗法在师儒,启心须讲读。
经筵无蚤暮,况乃辍寒溽。疑丞日以亲,阉寺敢相逐。
两公名行敦,兼之经术熟。孝皇六七载,慎简春宫属。
尔宽与尔鏊,詹端好弹肃。是时青殿中,八党已潜伏。
耆儒朝献替,小竖夜蹴鞠。前星淡靡耀,荐雷声颇促。
吴也率其僚,陈言何谆笃。出讲争晷刻,入告必详复。
荀攸善观则,桓荣时献牍。惜哉鹤禁规,难救豹房哭。
只今宫省内,国海更沈穆。侍从若云屯,衷肠互倾覆。
璇宫冷如冰,阁务一何燠。安车借驰驱,谁念折其轴。
君行入木天,昔贤有遗躅。
秋来尝苦雨,九日喜新晴。佳色看丛菊,香醪泛落英。
衣冠成胜会,弦管动新声。圣世文风盛,金天灏气清。
锦屏重护影,玉篆细标名。繁露沾来重,清霜著处轻。
绕篱浓复淡,倚槛直还横。异品供人玩,群葩照眼明。
举杯添逸兴,把笔助吟情。酒许留连饮,诗容次第成。
楚骚曾入咏,彭泽久寻盟。桃李争春艳,松篁晚自荣。
秋容三径淡,雄辩四筵惊。且折簪华发,宁辞罄玉罂。
不须烹白石,焉用煮黄精。中国多麟凤,边疆罢甲兵。
老来辞紫绶,醉后恋银筝。云锦机中出,龙蛇笔下生。
九重同覆载,四海贺升平。共喜游藩邸,何妨隐斗城。
身须妨酒困,心恐为诗怦。上苑风烟隔,南阳月旦评。
长诗惭我续,好景许谁争。纳海乌先堕,栖林鸟不鸣。
出门归去晚,谯鼓振初更。
潇洒东湖上,夜雨洗清秋。朝来尘霁,凝望千里兴悠悠。
山色揉蓝深染,波影青铜新铸,□冷翠光浮。蓑笠真吾事,聊整钓鱼钩。
坐中客,凌王谢,更风流。一觞一咏,豪俊谈笑气吞牛。
花月连环长好,到处名园池□,遇景且遨游。试问陶元亮,底事赋归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