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场籍声华茂,家庭志意修。光阴归翰墨,器业谩林丘。
学府空鸡蹠,贤书误鹤头。门基多克荷,衮衮出公侯。
万山建瓴水,直下势悬溜。而故屈折之,拗怒毒愈厚。
呀然立洞门,夹东气不透。穿罅鸱鸣箭,殷空牛吼柩。
涛舂堆叠雪,漩撇蹴众绉。船尾如曳龟,船头仰舒咮。
铿然不受篙,支左先诎右。中心起镡锷,大声呼疾救。
跳珠湿满身,手与霹雳斗。负索腰环环,邪许声应候。
朱鹢防退飞,吴象忌反走。蚁旋磨出险,喃喃口诅咒。
不敢问前滩,惫矣矧多又。
东阡北陌竞春游,弄雪翻云为少留。落去能无怨羌笛,折来端是乱乡愁。
燕归何处,过乌衣门第。一带轻烟隔秋水。叹衫痕、晕酒琴语弦诗,三十载,尘世赏音无此。
吟魂犹在否,几叶云笺,澹墨重寻旧题字。梦蝶不归来、镜里芙蓉,剪霜影、一枝红碎。
有邻笛、依依故人心,问蜡炬、成灰夜台知未。
任公有钓台,阳羡西门道。六朝去已远,一守称绝倒。
无事每萧閒,于焉事幽讨。惠政实已多,昔民仰苍昊。
至今钓游处,水清山亦好。云天日为旗,野树春如葆。
鱼鸟识风流,江山见文藻。王孙远游归,悽迷思芳草。
壮气溢前修,我当论怀抱。出处可探奇,有志莫易老。
石磴溪桥傍翠峦,分明深入画图间。远绕禅刹疑无景,迥出群峰别有山。
微雨欲来云影乱,轻风不断鸟声闲。岚光可是清人骨,更待中宵一梦还。
一溪屡涉溪流浅,廿里穷源临绝巘。云间仄径细如萦,霜后枯葼齐若剪。
沙崩石烂阻危攀,磴断崖悬还斗转。已惊汗裌泫馀滋,更拟班荆息微喘。
未昏斜照白波沦,直下遥空青雾卷。粤初川岳各流形,自是阴阳始昭辨。
谁开壑谷通片云,重为封圻制钩键。神工使解铲崔嵬,世路何庸增连蹇。
舍车未免役孱躯,支策聊将收胜践。枌榆连荫壮且衰,姻友关情行孰遣。
吾生已付一浮沤,此足宁堪几重趼。莫投山馆睡齁齁,雨撼窗扉灯晛晛。
寒鸡呼梦报诗成,旷怀直为朋知展。
男儿有志事竟成,好把功名竹帛垂。今日舆图当混一,谁能重拭□□碑。
回首当年感不禁,催人岁月太骎骎。自经沧海桑田劫,莫报春晖寸草心。
偕老愁分中妇镜,完贞凄断女媭砧。疮痍多少犹难复,更续忧时老杜吟。
新秋宜爽气,一雨浃连霄。蒙雾垂天黑,阴风蔽日飘。
书蒸生蠹湿,檐溜使魂销。萧瑟嫌衣薄,空濛觉日摇。
出门愁马滑,策杖带泥浇。翻似倾盆下,强如倒峡遥。
游鱼沉水际,征雁避山椒。萤火明为暗,蛙声静里嚣。
直愁禾忝没,那得雨赐调。潦过农夫泣,时穷物力凋。
公家催国赋,田野坐氛妖。海涨蛟螭出,岩深虎豹骄。
何因扶日上,庶使太阳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