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通庄一日踊青鸳,目极须知剩得天。竞秀溪山归笔助,拨忙风月看觞传。
红蹊翠坞风花客,家有千山万山碧。一从流落在人閒,玉环绦重金笼窄。
金笼一片烟霞晓,花艳成团柳枝袅。足穿蜀锦茜靴牢,身著吴绫绀袍小。
参差微露红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贵物,何异朱门罗绮身。
慧性驯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语。前身不是亡国臣,即是倾城倾国女。
门外人来连报客,点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学人言,吴语秦声俱记得。
大都有似原人为,视人欢戚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语,逢僧辄诵陀罗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岁月养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对面千里万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为爱能言不放归。不道奸心多诈伪,吭肠才饱脱身飞。
一纸淋漓醉墨鲜,锦囊连夜到溪边。搜求仙种宁辞远,恼乱花神不使眠。
弄影未看妃子态,补亡先得少陵篇。明年应向东风里,百绕雕栏玉步连。
一日不举酒,即患偏头风。明日忽不患,乃在酒一中。
人言饮致疾,此理恐未通。杯我自酌我,壁间幸无弓。
入山方恨故人疏,喜得朝来一纸书。十日闭门仍断酒,谁怜多病马相如。
重重楼阁。把春愁惹下,怎生安著。要晓得、没甚心情,看紫燕黄鹂,碧桃红药。
记得当年,对明月、共调弦索。又寻芳斗草,金凤玉鱼,尽总输却。
追思那禁泪落。总春光依旧,离愁难托。岂是忘了叮咛,任海角天涯,到处飘泊。
酒注金卮,对此景、难成孤酌。况杨花、飞去飞来,穿帘透幕。
湘罗碧绕二妃祠,双冢峨峨傍水湄。姻旧平生情不浅,何时为草丽牲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