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西风无着处,如今闲了,斜阳高树。摇落江潭,一片乱鸦飞去。
客思吟商最苦,更消得、庾郎愁赋。深院宇,残萤断雁,伴人凄楚。
谁怜病枕难禁,正飒飒吹来,萧萧不住。采绿前游,空有砌蛩能诉。
弹指几番怨恨,怕化作、漫天碎雨。君听取,凉声又惊秋暮。
君亭摇鹭羽,我树下鹂黄。政尔无何境,能来底处乡。
搜寻疑日短,吟讽喜风长。独愧非韩敌,联诗效纳凉。
林亭晓起驾轻舟,一叶飘飘任所游。日涌苍波红似洗,无边烟景望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