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老年高八十馀,溪山清趣乐閒居。别来思忆心当切,为谢衰残久旷书。
秋夜萧萧雨未休,碧窗欹枕忆神州。霜风会见清南徼,未必轺车久滞留。
一朵花铃红豆蔻。闻道玉人消瘦。铜舆重邂逅。约来岁放灯时候。
望郎不见将郎咒。细摺银泥小袖。轻向崔娘嗽。萧郎补过难依旧。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脩竹寄閒情。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
当年人隐约,桃花路、青鸟信悠悠。想敲断玉钗,丁香缄恨,渡来银汉,豆蔻含愁。
如今见、华灯催按曲,斜日看梳头。著意矜持,低鬟轻笑,自然风度,无语凝眸。
泰娘桥下路,归时应、不忘曲院重楼。更记酒阑调瑟,烛暗藏钩。
怕横塘梦断,锦书难托,山香舞罢,翠钿谁收。待到梅花如雪,一半春休。
鹤之鸣,鸿厥声。鹤之舞,仪其羽。猗嗟乎,子当出群。
谁其云,崔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