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士衡(?~?),字号不详,疑为江南人。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丁亥科黄仁颖榜进士第三人(即探花)。卢士衡曾游天台、钟陵。在《全唐诗》中有卢士衡诗七首。其中有《寄天台道友》:“曾隔晓窗闻法鼓,几同寒榻听疏钟。别来知子长餐柏,吟处将谁对倚松。”另有《灵溪老松歌》、《游灵溪观》、《花落》、《钟陵铁柱》、《僧房听雨》、《题牡丹》。寄情花草山水之间。据记载有“集一卷,今不传”。另有卢士衡诗二首补遗。分别为《松》和《再游紫阳洞重题小松》。?著有《卢士衡集》一卷。
闲杀筛风酿雨时,可怜腰带渐宽围。何因径作江南梦,泛取图中竹叶归。
十年渡扬子,狎此如衽席。今始识风波,呼吸投不测。
举世皆骇机,避就本无益。不死亦偶然,馀生真可惜。
不然此春光,遂与成永隔。出险心已夷,聊共子游息。
望中指北固,沿溪花的的。言诣山之阴,仰观快奇壁。
伟哉铁柱峰,㟏岈疑斧劈。傍有衲子居,幽洞秘丹碧。
洞中少寒暑,龛灯伴朝夕。嗟余风波民,何由得此适。
幸已脱鱼腹,复尔耽旦宅。稽首礼大悲,终然度苦厄。
枫江霁色告无边,故写蓑衣挂钓船。莫笑渔郎多点检,从来风雨起晴天。
全装节仗冒金钱,振竦高擎玉陛前。亸袖行交太平字,回銮犹是步蹁跹。
江湖无地不安恬,梦里寻山兴转添。水鹢影飞青舫小,墨花香簇紫毫尖。
拈来钓竹云平帽,睡足僧堂月满帘。更上荒丘增百感,当时樵牧禁曾严。
城里秋犹热,山中寒已浓。紫檀时小炷,危坐听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