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宫莺细啭皇州路。花暖金盘露。春风扈从赋长杨。策马归来重醉酒垆傍。
钱塘五月赋壶晓。别馆新荷小。瑶辞百幅重南金。思煞梁园客子到如今。
不是元朝不是明,羲皇以上一先生。芝藤高阁今何在,终古空留清閟名。
大夫才业帝都俞,清洁寒冰在玉壶。流马阜财求八使,铸龙班节重三吴。
海门晓日迎飞鹢,笠泽秋风趁鲙鲈。亦欲东游闻米贱,行台还可庇疏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