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舟泊江西湄,推冰看捣万楮皮。江神相过色惨怆,波工自诧手不龟。
怀金问价云满箧,霜纨失素无晶辉。廿年归来存百一,制成团扇真绝奇。
红炉百炼太古雪,紫筼三尺盘屈铁。银潢影射秋鉴光,玉虹冷贯青天月。
昏目摩挲惊老丑,动摇清风生腋肘。高堂昼把蝇蚋空,魑魅潜藏飞电走。
岂不闻蕺姥不识王右军,茂弘曾障元规尘。谢公高风固足尚,班女箧笥空悲呻。
乌飞兔掷急于箭,商飙奄忽号枯林。呜呼盛衰天地无古今,炎凉不易君子心。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为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国家养士恩潭潭,临轩诏问尤尊严。焚香士求忠孝一,大廷策对天人三。
传胪归去驰御道,戴花拥马倾城瞻。虽云三年此故事,风行海澨歆穷檐。
持世长物只论语,众流截断群阴潜。空山腐儒风雨夜,掩卷寤寐唐虞酣。
鼓荡群动纳至静,止乱岂复劳兵戡。君臣意周礼至重,气象如日升东岩。
范公先忧自襕衫,何况天子门生衔。一生吃著语至陋,蒿梁硪柱视所担。
君不见流芳百世文文山,又不见万年遗臭留梦炎。
寒食东风郭外烟,仙郎归去罢鸣弦。三梁素冕辞双阙,五色黄麻下九天。
读礼更吹藜杖火,诵诗曾废蓼莪篇。官閒亦爱僧閒否,应过东林续旧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