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意在伤己独留南方,不能与朋友同来同返,并抒发了对乱后形势的忧虑之情。
诗题为“贼平后送人北归”,“贼平”,指公元763年夏历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率残部逃到范阳,走投无路,自缢身亡,“安史之乱”最终被朝廷平定。“北归”,指由南方回到故乡,《新唐书》载司空曙为广平人,这个“广平”,据考证当在今河北或北京境内,是“安史之乱”的重灾区。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首联交代送人北归的原因,抒写自己不能还乡的痛苦,“世乱”之时,司空曙和友人一起逃到江南避难,如今天下已经太平,友人得以回去,自己仍滞留他乡,“独”字含义丰富,一指友人独自北还,一指自己独不得还,含有无限悲感。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上句“生白发”亦有双重涵义:一是形容乱离中家国之愁的深广,一是说时间的漫长,从战乱开始到结束,前后历时九年。“旧国”指故乡,“见青山”是说假如友人回到故乡,田园庐舍肯定是一片废墟,所见也惟有青山如故。从这句起,以下都是想象北归人途中的心情和所见的景物。律诗讲究“起承转合”,一般在第三联转折,此诗却在第二联完成“承”、“转”,章法上别具一格。
“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颈联及尾联单从友人方面落笔。“晓月”句想象其早行情景,“繁星”句虚拟其晚宿情景。这一联点明“残垒”,即残破的壁垒,泛指战争遗留下来的痕迹。“故关”,为兵家必争之地,估计也残破不堪了。因而这一联着重写“贼平”后残破、荒凉之景,笔力所致,“描尽乱离之后荒乱风景”(王文濡《历代诗评注读本》)。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尾联继续虚写友人归途中所见所感。上句写景,“禽”和“草”本无知觉,而曰“寒禽”、“衰草”,正写出诗人心中对乱世的感受。下句直接写“愁”,言愁无处不在,“愁”既指友人之愁,也兼含作者之愁,这里与一、二两联遥相呼应,针线细密,用笔娴熟。
这是一首酬赠诗,这类题材在“大历十才子”集中比比皆是,但多数思想平庸,艺术才力贫乏,缺少真情实感,这首诗却能独辟蹊径,通过送北归的感伤写出“旧国残垒”、“寒禽衰草”的乱后荒败之景,由送别的感伤推及时代的感伤、民族的感伤。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共向东林觅远师,柳塘春色日迟迟。帆过野浦人将别,路到玄亭客自奇。
茗宴已终谈未了,萍踪重会事难期。可能送子无新句,为语舟樯且勿移。
节使坐徵敛,此事旧所无。军糈日夜急,安敢久踟蹰。
昨日令方下,今日期已逾。揽辔驰四野,萧条少民居。
荆榛蔽穷巷,原田一何芜。野老长跪言,今年水旱俱。
破壁复何有,永诀惟妻孥。岁荒复难鬻,泣涕沾敝襦。
肠断听此语,掩袂徒惊吁。所惭务敲朴,以荣不肖躯。
国恩信宽厚,前此已蠲逋。士卒待晨炊,孰能缓须臾。
行吟重呜咽,泪尽空山隅。
侏儒饱死笑臣朔,岂识天机谢彫斫。吾侪相求重声气,不与嚣嚣竞风飑。
各从颔下抱骊珠,那肯怀中藏鼠璞。舒州山水本奇绝,我与君来锡双卓。
昨逢重九秋气清,共款园扉无剥啄。登高姑一陟附娄,矫首龙山青黛扑。
风吹皂帽歌乌乌,我亦相从如猎较。文昌昭谏蹑迹至,筮得朋簪手重握。
陆玑草木剧纷纶,郭璞虫鱼更斑駮。须臾客去余就睡,江上西风动清角。
明晨急雨寒潇潇,云气苍黄湿寥邈。侧闻先生夜无寐,吟声非梦亦非觉。
阴晴未许周髀算,悲愉有似迷藏捉。旷观区宇解先忧,頫睇缥缈嗤独学。
作诗摩垒再致师,酬答勿辞朋友数。
前番飞絮又飞花,此日荒凉捲白沙。谁向离筵吹短笛,怕从古驿听悲笳。
寒威欲逼酸风起,暖意无多夕照斜。留得柔情千缕在,春来依旧占繁华。
幽人结交异凡俗,平生爱此潇湘绿。醉日移栽閒地遍,炎天坐倚清风足。
岂同踏雪觅寒梅,不似休官为黄菊。天际期看彩凤下,溪清或见苍龙浴。
我昔閒居大庾南,手执遗经向空谷。幽怀独与此君期,肯使春花乱吟目。
风度年来久暌别,世情日见多翻覆。劲节不渝终比石,清标言念温如玉。
知君有意结岁寒,嗟我无端动心曲。何当骑马造斯轩,更为狂歌继淇澳。
汎汎飞帆任所之,为言天上聚星时。地连庾岭探梅信,江转芙蓉蹴月嬉。
愧我八叉无俊句,多君三绝未全痴。同心况有高阳侣,醉舞随缘拥玉姬。
覆块青青麦未苏,江南云叶暗随车。临皋烟景世间无。
雨脚半收檐断线,雪林初下瓦疏珠。归来冰颗乱黏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