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雨洗烟岚千万岑,卜居真得古人心。黄金挥尽诗书富,白发从生道义深。
出处须因时显晦,声名不逐世浮沉。几时听雨蓬窗底,樽酒论文细细斟。
旗亭烛短,向清尊照破、离愁千叠。泥样心肠收拾尽,苦为闲云相忆。
柳絮谁家,桃花无主,不似春时节。篆灰易冷,玉钗一夜敲折。
当日扇角题名,图中写艳,抵死禁离别。应有东风知我恨,吹得鬓丝成雪。
堤月寻歌,桥霜约梦,沟水空消息。钿筝何许,雁行三两难觅。
屈伸固有命,秋毫非人功。三世不徙官,执戟老扬雄。
荀爽起布衣,百日至三公。猿臂终数奇,李蔡本下中。
方壮既悼颜,皓首仍悲冯。世有巧而踬,亦或拙而通。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