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儆(jǐng)(1125~1183)字益恭,原名备,字恭父,休宁(今属安徽)人。与兄吴俯讲学授徒,合称“江东二吴”。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调鄞县尉。孝宗乾道二年(1166)知安仁县。淳熙元年(1174),通判邕州。淳熙五年(1178),迁知州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以亲老奉祠。淳熙七年(1180),起知泰州,寻复奉祠。淳熙十年(1183)卒,年五十九,谥文肃。张栻称他“忠义果断,缓急可仗。”
山中三窟遭荡焚,十年遗种无礽云。管城已老既谢事,柔毛遂出收微勋。
骚人手握奴隶管,人间自此无莸薰。徐生晚出颇自喜,妙伎天与人皆闻。
羝羊退舍栗尾避,族非东郭不肯论。往岁江南说诸葛,至今有口皆能言。
眼前厚利聊取足,身后典刑宁复存。骍牲自是犁牛出,忠臣岂但孝子门。
古来取士贵阀阅,未必元成俱有孙。
岁晚穷愁催急晷,吾人学道心如水。共访延陵季子孙,呼儿酌酒烹双鲤。
新有扬雄宅一区,旧闻孟母邻三徙。卜居清旷慕长统,近市喧嚣惭晏子。
但得门容长者车,何须声有尚书履。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为君子使。
瑟瑟泠泠,流泉好音。停响忽咽,或为鸣琴。耿耿不寐,起揽薄衿。
荻叶初絮,上有横岑。微翠下泛,暗芳远沈。独歌谁和,蟋?方吟。
之子天末,谁慰夕寥?隔烟渚远,莫采陵苕。凉飔来下,疏籁振条。
秋不可索,情若与招。洋洋者水,载系兰桡。悠悠何逝,恻焉永宵。
水风微澜,斜月在树。乌鸦乍飞,天汉欲曙。山川寥寥,露气凉冱。
悄焉余思,杳不知处。美人其来,凝媚若诉。愿言永怀,写我心素。
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
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
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
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兽生文蔚,凤亦五色。绚彩火然,岂由画饰。猗欤若人,不扶自直。
数仞难窥,万顷谁测。
四教必修,九德斯备。往行前言,多识罔匮。一见口传,暂闻心记。
生知之敏,昔餐今至。
艺不兼游,择其从善。苞罗载籍,绝妙虫篆。该综名实,宪章朝典。
不体良才,孰营心辩。
在昔未遘,乃眷伊人。余未倒屣,先枉清尘。顾惭菲薄,徒招好仁。
倾盖已旧,久敬弥亲。
范张交好,升堂拜母。亦蒙吾贤,此眷之厚。恩犹弟兄,义实朋友。
岂云德招,信兹善诱。
欣遇以来,四载斯日。运谢如流,时焉岁聿。月次既穷,星回已毕。
玄象昼昏,明庶晓疾。
妍拙不齐,方员各取。子登王朝,为代规矩。余栖一丘,卧痾静处。
同尽性分,殊涂嘿语。
得于神遇,相忘道术。若水之淡,乃同胶漆。岂寄呴濡,方申绸密。
在心为志,非诗奚述。
《四库》四部编摩新,十年秘帙承丝纶。特开高阁仿天一,文渊文源溯与津。
仲春上日御经幄,赐茗阁下优儒臣。文华主敬相次北,方池汇鉴渊写神。
岧岧阁影矗云汉,万椟栉比罗青旻。去冬缮书初报蒇,雪晴春仲前一旬。
铜乌风定下照水,金戺日丽无纤尘。帘卷栏回静如镜,签排帛拭光流银。
琅函镌目贮之椟,册以椟计参差匀。三万六千括象数,二十八舍环星辰。
内以经部外子史,经纬表里齐衡钧。芸香宝气近帝座,四壁彝训敷言申。
义文字画即河洛,范畴锡福于下民。线装黄袱珍重捧,字字伦叙纲纪陈。
鱼鲁常教忆扫叶,典谟岂止思书绅。臣自去冬忝再入,屈指癸岁交庚辛。
阁旁小松昔新植,已复茂绿承温仁。冉冉红云傍檐宿,??好鸟来喧晨。
但给扫除亦荣幸,何况登阁绸书人。徘徊直房过亭午,红墙柳拂波粼粼。
归人欲归还惜别,风霜满眼马蹄疾。断猿寒雁警秋空,野火疏星乱村夕。
我归君送六十里,瞻望弗及仍相失。旅舍无酒溪萧瑟,风动残镫半明灭。
耳边有人话畴昔,细听方知虫唧唧。南辕北辕两归辙,人心非隔山水隔。
但使两心无阡陌,别久欲知情更结。一聚一散何足说,君更来时看题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