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垂柳绊惹着春风翩然起舞别有一番情怀,在这个世界上飘逸之美还有什么能与之比肩呢?
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可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肢也像垂柳般纤细轻盈,宁愿忍耐饥饿,甚至白白饿死。
注释
惹:将垂柳拟人化,绊惹:撩逗。
斗:竞争,比赛。
楚王:楚灵王,也暗指现实中的王,江:长安附近的曲江。
损:损坏,纤腰:女子的细腰。

赏析

  首句“绊惹春风别有情”,撇开垂柳的外貌不写,径直从动态中写其性格、情韵。柳枝的摇曳,本是春风轻拂的结果,可诗人不以实道来,而说是垂柳有意撩逗春风。“绊惹”二字,把垂柳写活,第二句,“世间谁敢斗轻盈?”把垂柳写得形态毕肖。“轻盈”,形容体态苗条。诗人极写垂柳美,自有一番心意。垂柳暗以体态轻盈的美人赵飞燕自喻,是紧承上句,以垂柳自夸的口气写出其纤柔飘逸之美。“谁敢斗轻盈”问得极妙,这一问,从反面肯定了垂柳的美是无与伦比的,也显出了垂柳恃美而骄的神情。

  后二句“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婆娑于江畔的垂柳,本是无心所插,却害得楚王宫中的嫔妃们为使腰支也象垂柳般纤细轻盈,不敢吃饭,而白白饿死。笔锋一转,另辟蹊径,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托物寄兴的情怀。诗人并不在发思古之幽情,而是有感而发。试想当时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这种邀宠取媚的伎俩也很象“饿损纤腰”的楚王宫女,“楚王江畔无端种”,“无端”二字意味深长,江畔种柳,对楚王来说,也许是随意为之,而在争宠斗艳的宫女们心目中却成了了不起的大事,她们自以为揣摩到楚王爱细腰的意向了,而竞相束腰以至于饿饭、饿死,含蓄而深刻。

  全诗中诗人将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直陈时弊,淋漓痛快。诗人采取了迂回曲折、托物寄兴的手法,柔情中见犀利,含蓄中露锋芒,二者可谓殊途同归,各尽其妙。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这首诗咏垂柳,没有精工细刻柳的枝叶外貌,也没有点染柳的色泽光彩,但刻画出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风姿秀出的垂柳,是一首具有韵味的咏物诗。

创作背景

  晚唐朝政腐败,大臣竞相以善于窥测皇帝意向为能,极尽逢合谄媚之能事。诗人对此深恶痛绝,愤世嫉俗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诗。

  唐彦谦(?~893)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 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猜你喜欢
瘦马孤征雪满衣,山长谁不念庭闱。
灯寒竹屋无人共,月到梅花有梦归。
抵掌相逢连夕语,转头顿党十年非。
武夷人老君行矣,莫待墨池春浪肥。
岩路穿黄落,人家隐翠微。
笼鸡为鸭抱,网犬逐鹑飞。
竹好堪延客,溪清欲浣衣。
禅扉在何许,僧笠戴云归。
庭陬有若榴。
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
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
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
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
雌雄保百龄。
吾家苍头奴,斫玉手自携。
云恐春风恶,吹开枝高低。
寒炉拨尽烬微红,漠漠红云黯碧空。
离别遂如千里月,归期偏怅一帆风。
愁边花发遂春日,梦里年惊两鬓中。
雨雪满窗消未得,定应握手几时同。

生事庭前流水,世情竹外青山。抱膝长吟梁父,为园不闭柴关。

马入寒林惊宿鸦,羸僮呵手怯霜华。
已经残月路数里,知这安眠人几家。
呖呖晓鸟天外唱,疏疏烟树岭头斜。
前程自谓明时近,不用改孜孜苦叹嗟。
雨后溪重碧,木落山增明。
西风肃群物,感此秋气清。
振衣千崖表,俯瞰万籁生。
匪生幽遐慕,政尔未忘情。
望见人家了,犹须转一坳。
寺从滩背出,船向柳边捎。
问酒寻溪馆,呼儿解腊包。
三杯亦径醉,世事且权抛。

一年飞锡遍中原,踏尽湖山道自尊。于我卧游淹粤海,怜君乞食到吴门。

妄身去住皆沦迹,病骨存亡总负恩。吾舌纵横何所用,此生心事付文园。

绕城密密插垂杨,近水仍添四五行。莫遣行人来系马,更教遮护起藩墙。

凤凰枝头一叶飞,碧疏朱缀生凉飔。素纨团团恩爱衰,含宫嚼羽吹参差。

瑶阶露华沾履綦,星桥月帐愁别离,粉筵欢笑占蛛丝。

夕陨悲蕣华,秋零悼蒲柳。急景不可留,高风邈难久。

风霜十二月,松竹凋独后。还与岭上梅,结为岁寒友。

草木本无情,犹能同岁寒。奈何市井交,轻薄不足观。

心如境亦如,无实亦无虚。有亦不管,无亦不居。不事贤圣,了事凡夫。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望处疑蓬岛,天长碧海闲。云霞收玉宇,烟浪涌银山。

茶人清谈里,风生两腋间。诗成似西岭,高崄不容攀。

圣朝德泽沛南东,纵目郊原茂对中。圳水春生灌溉足,露华秋重土膏融。

扶桑色映曈昽日,络纬声随断续风。自愧一官无报称,好书大有慰宸衷。

来登百尺楼,举目见梁州。山峻环滇海,云低压瘴流。

一生常作客,万里共悲秋。不有尊中酒,难忘六诏愁。

庐陵米价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
绣出鸳鸯任人看,无端须要觅金针。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