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唐](约880~约907)(约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县味江镇(今属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佑年间前后在世。唐末隐居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或“ 唐隐居”。王建占据成都后,召他为参谋,但他拒绝与之合作。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他以诗自娱,以诗言志,以诗寄情,把写诗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动于唐武宗会昌年间至唐灭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释道三家。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及下层文人心态,风格清新自然, 丰富了晚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壶公飞升向千岁,兹树悬壶今尚在。繁根郁屈蟠蛟龙,冗干呺嚎作天籁。
樛枝入土又旁出,四面童童若车盖。大钧播物信容易,父老相传谩惊骇。
孔明庙前千丈柏,老子庭中左纽桧。天资正直本当寿,地养坚强自宜大。
嗟尔朽质名弗闻,虽能所生世何赖。雷霆不及斤斧遗,但恐狐狸假为怪。
尘氛既屏绝,气宇亦澄鲜。心恬境逾寂,虑遣情自捐。
结宇依层岩,开轩俯重渊。遥林含宿雨,古树带秋烟。
落花晚成积,归鸟夕知还。习静泯众累,守默息万缘。
清虚固其性,声利岂所便。智黜道乃得,朴返真斯全。
将随凤鸾侣,以引龟鹤年。
悠悠寸草心,荡荡三春德。亲恩比昊天,昊天元罔极。
罔极何所思,目击双坟白。双坟不可元,游子沅湘客。
泪下斑竹枝,染泪图坟色。于以寓孝思,孝思本无迹。
体魄归黄壤,神理陟玄寂。潜思无不通,元之在恭默。
韦平传庆裔,方召起隆名。塞上天声远,帷中庙算精。
众期调玉铉,时忽丧金城。朝野悲何甚,邦家重老成。
老病无心捣鹿茸,寄将苍耳喜新浓。清尊便酌当牺象,大药俄惊会虎龙。
野客好怀多感感,故人嘉意每重重。北来更愧诸侯礼,酳馈循循拟辟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