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写秋季女子怀念远方的人的词,“斜阳”、“新月”指出时间是在傍晚时分,“秋江”“画桥”“层楼”则指出此诗的地点,词人从多方面描写词中人物的种种感受,秋感怀人虽是个古老的话题,但是此词之所以不落俗套,魅力不凡,则在于它的流畅、疏朗以及跌宕起伏的笔势,发端以祈使句式领起,以此来警醒读者,芙蓉,即荷花素为人们喜爱,是古人常常吟咏的对象,它具有多种的象征意义。采莲,原是民间妇女特有的劳动情趣,乐府民歌和文人乐府中多有佳作,此词开篇即规劝人们别去采撷,就有一种难言苦衷和一种特别的忧怨之情。次句切题之“秋”,说的是萧条旷阔的江面上,别无所有,只有一片茫茫烟水流淌着,它补充说明“休去”的原因。三、四句写夕阳、鸿雁。这是望中所见。“斜阳”点明时间,切“暮”,递进说明“休去”之原因:“带斜阳,一片征鸿”中的“征鸿”指的是远飞的大雁,切中词的时节“秋季”。因此才能触发种种感慨。梁江淹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陈江总诗:“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候鸟大雁夏去秋来,从北方飞往南方。思妇也盼望远人随着秋雁而南归。因此仰见征鸿,触发思念远人的情感。“心事寄题红。画桥流水东”接写“闲愁”。这愁之所以叫“闲愁”,因为它是作者一种出来的愁绪。“愁著两眉峰”与“万恨在蛾眉”(唐武衙《春日偶作》)意同。“欲顿”两句,贴切形象,富有情致,使不可探寻的心理状态的“愁”有了安置,愁锁双眉,形迹可见。从这首词在句式遣词方面,颇受辛弃疾《摸鱼儿》“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的启发。
陈允平生活在由宋到元的过渡时期,人生无常,国破家亡,出身儒学世家的他无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暗借此词抒发了他的对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如“斜阳”搬江河日下的悲叹和抑郁之愁情,表达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在这一点上,该词看似写思妇怀远的个人情感和羁旅之愁,却实借助婉约的词风表达了故土之恋,与辛弃疾的愁怨十分相似,在思想境界上与辛氏无太大区别。
“心事寄题红”由叙闲愁转入抒心事。“题红”两句,用孟棨《本事诗》红叶题诗。意思是题诗寄情有意,无情之水东流去,可见心事重重。由是引出“断肠人”。“秋浓”指的是深秋,仍照应“秋暮”题意。后世骚人墨客多做悲秋、叹秋、感秋的文章,秋天秋景简直成了“悲”的代名词。断肠人心事重重,面对夕阳西下、烟水空蒙的深秋景象,更是叫人肝肠寸断。“回首层楼归去懒,早新月,挂梧桐”,从户外进入室内,其中“懒”字,就把“断肠人”的情态和精神面貌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早新月、挂梧桐”,这是在“层楼”中看到的,写得空灵透剔,意象鲜明。一轮新月高悬在稀稀落落衰败凋谢的梧桐树梢上,更增加了心烦意乱的愁思。结尾以景结情,戛然而止,给人无穷的回味。
这首词在表现主题思想时采取事事关联,环环相扣,层层深化的写法,内容联系密切。上片写“因触景所致的闲愁,因”征鸿“而引发怀远之情。下片写”心事“。心事是闲愁的具体说明,它又因秋浓而催人断肠,断肠是由心事所致,而心事又由题红引起,题红则是心事吐露的特殊形式。如此环形往复,层层而深,而产生怀愁的根本原因正是秋浓。这是因物触情,情景交融,物景生情。事事处处切题,是此词另一特色。如芙蓉、秋江、征鸿、秋浓、梧桐、斜阳、新月以及闲愁、心事、题红、断肠人、归去懒,都紧扣”秋暮有感“这个题意和季节。
作者注重修辞从风格看,此词与婉约词派细腻绵绵情思有别,一方面它有对思想活动、情绪变化作精细的刻画,另一方面,又没有对描景状物作过分的渲染,独特之处在于疏朗中见真情,流快中藏细腻绵绵情思。
羽卫一何鲜,香云起莫烟。方朝太素帝,更向玉清天。
凤曲凝犹吹,龙骖俨欲前。真文几时降,知在永和年。
寻山初为子来迎,乘兴随潮入郡城。心赏皆如逸老愿,礼隆仍尽主翁情。
綵舟笳鼓双双闹,金地楼台处处明。风物虽嘉难久恋,安车朝夕且西行。
绣褓银环在,开箱忍见之。啼声犹未试,鬼伯已相追。
东岳魂难返,西河泪敢垂。商瞿晚始获,称说慰闺帷。
滇海凤酋残,合浦交夷肆。六诏达两江,苗黎梗异志。
孔公守田州,三日峒獠至。出战良独难,婴城苦无备。
公日有我在,开门辄重闭。群獠望充斥,太守跨单骑。
轻身诣蛮峒,挥手却徒隶。踯躅莽菁丛,两贼控其辔。
中宵坐深峒,神明炯如鸷。诘责腾颊舌,抚谕倾唾涕。
群獠罗跪拜,感泣矢深誓。公言我苦饥,趣呼荐牢彘。
吞啖剧风雨,左右尽殽胾。酣眠戈戟间,殷雷起鼻齂。
亭午始言归,徐驱复摇曳。历仕天南陲,威神绩罗施。
不畏十万师,但慑孔君帜。晚起抚贵阳,安彭病心悸。
嗤彼清平苗,胡然拥阿刺。下车得要领,斗酒缚于戏。
何异犬与鸡,父子一朝殪。疆围靖谈笑,躯命尽劳瘁。
守臣职固然,何敢云我纻。缅思孝皇朝,内外真弘治。
寄语中执法,严按滇广帅。
义熙甲子编岁月,千百年来已陈迹。惊看陵谷生风云,又见龙蛇起山泽。
超世何如入醉乡,承家要自求安宅。纷纷十丈软红尘,不遇热肠齐蹙额。
吾宗彦圣首怡园,踵武乡贤称主伯。壮岁科名火尚青,频年市隐尊浮白。
清才八斗迈陈思,七步吟成豆箕赤。造次难忘报国心,翱翔待举冲霄翮。
一诗一句證鸥盟,莲社高张班马席。名宿耆英二十人,春风管领谁之力。
传来缣纸洛阳多,寿以枣梨安氏刻。况有神君旷世才,铮铮仙尉标风格。
嗟予老病素无闻,际此纷呶乌有获。拜读新诗喜且惊,当年想见青云客。
尽教珠履进三千,未肯金缄露什百。倡和年年成古今,推敲字字增音释。
襟怀潇洒出尘埃,此境此情匪朝夕。江表风仪应制科,汝南月旦量才尺。
讫今牛耳掌骚坛,垂老未忘先觉责。下里讴吟勉续貂,无能自笑难为役。
谟草荫北堂,芊蔚颜色好。负书事远游,书田刈获早。
归来衣有尘,阿母亲为扫。一昨羁薄宦,乃古夜郎道。
菽水缺常供,音问亦窅渺。传闻阿母悲,倚闾忘昏晓。
弱息汲井回,孤孙索饭恼。复有九男女,婴婴母怀抱。
嗟哉行役人,投笔太草草。
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叹车马此时,几人休歇,林丘我辈,随意盘桓。
恰还有,彩毫堪共赋,清酒罄交欢。佳气郁葱,瞻来北阙,岚光重叠,送自西山。
斜阳风吹落,冰轮皎又见,涌上天坛。各自迷离烟树,指点乡关。
正西湖雨后,荷香十里,梁园月下,竹影千竿。何事莼鲈高兴,偏让张翰。
风声飒飒吹帆樯,菰蒲夹岸如人长。行尽菰蒲凡几曲,船头船尾明月光。
月光照彻篷窗几,惊醒幽人夜半起。不坐舟中坐舟顶,恍然身在层霄里。
应君轩爽张君豪,仰天大笑倾金舠。余沥还将洒湖水,欲把明湖变浊醪。
是时残魄没幽岭,坐久水风侵袂冷。万蛙声里一孤舟,东方欲白星辰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