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慎思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 其三

旁舍回廊接,重帘昼日开。鸣蝉随雨退,疏雁拂云来。

吟兴降难韵,羁怀寄浅杯。惊飙渐凄紧,又欲作寒媒。

商倚,淄川(今山东淄博)人。哲宗元祐中官太学博士。绍圣四年(一○九七)通判保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殿中侍御史。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党籍。事见《元祐党人传》卷六。今录诗十八首。
  猜你喜欢
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
停舟一对湘江哭,哭罢无言君自知。
秋光净无迹,莲消锦云红。只有溪上山,还识扬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凉风。
麻衣少壮干时去,朱绂康强得老归。
身世自如天下少,利名难退古来稀。
更无俗事侵方寸,只与闲人话翠微。
科第诸郎同日显,高门当代有光辉。

羲献真踪胜古初,搜求方得到皇居。退朝彝鼎然沈水,因染霜毫更学书。

昨闻曹两府,河上遇游仙。
驻跸钱塘后,结庵庐阜边。
焚香观御帖,洗盏酌神泉。
雁足传书日,伤心已百年。

茹家法醋沁牙酸,滴滴清香泻玉盘。琥珀浓光梅子味,论功真合祀元坛。

下接金山上小孤,一矶中立镇芜湖。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岭色远浮黄屋纛,江风寒拂白头乌。高皇事业山河在,留得奎章墨未枯。

何处春来早,光风入九门。
未翻池荇翠,先著壁椒温。

浅浅玉池波,点点苍苔雪。澹澹轻烟恻恻风,香在濛濛月。

寂寂旧时春,渺渺谁家笛。曲曲栏干楚楚人,无奈依依别。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斗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汩汩劳生为尔忙,只除不到白云乡。步回洛浦生罗袜,歌断秦楼蔌杏梁。

閒扑衣襟迷远望,静穿窗隙锁斜阳。帝城别有风流在,辇路春风十里香。

陶暑娱宾次水西,满塘莲艳馥轩墀。荷坳似学伞翻去,房曲如将盏倒垂。

肯把风流欺俭幕,且凭歌调拟吴姬。从来拙宦老难巧,任过灵光醉不知。

一春多雨夏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灵旗指,不庭方,大风泱泱天外扬。短箫歌,歌恺康。

明廷万年,继明重光。曾孙稼,如茨梁。嘉与万邦,纯嘏有常。

今日溪云迷小槎,层层锦浪映晴霞。
须臾直至前村去,遥望群峰真可夸。

谁写明贤塞下词,九边月落雁飞时。论诗不及嘉隆后,风格矜严世未知。

远望高峰好,残晖半照临。山岚晴杳蔼,春树影萧森。

绿䯻烟中见,青屏雨后深。此间有真趣,顿尔息机心。

西风离别泪,点点落清笳。
曲变犹庄舄,琴亡自瓠巴。
余生空岁月,倦迹久尘沙。
顾影知何似,苍苍白露霞。
今朝十五日,丛林皆结制。
径山有条攀条,无条攀例。
逼拶露柱灯笼,尽要心空及第。
现前普请证明,不妨神通游戏。
下座各叙时暄,便是灵山受记。

  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