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
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二庭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晚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
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霁景满水国,我公望江城。碧山与黄花,烂熳多秋情。
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欢娱在鸿都,是日思朝英。
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疎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谓僧为官非秃鹙,谓官为僧非沐猴。为官为僧无不可,呼马应马牛应牛。

先生昨者杖策至,两三老衲共联袂。宽衣博袖将毋同,只少袈裟念珠耳。

师丹固非老善忘,鲁侯亦岂儒为戏。知公迹僧心亦僧,不复拘拘皮相士。

先生闻当喜欲狂,自辩非僧太迂泥。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

吾闻先达曾戏言,莫如为僧乐且便。世间快意十八九,只恨酒色须逃禅。

入宫有妻案有肉,弃冠便作飞行仙。昨者大邦布令甲,宗门无用守戒法。

周妻何肉两无忌,朝过屠门夕拥妾。佛如有知亦欢喜,重愿东来度僧牒。

溯从佛法初来东,稻目以后争信崇。造经千卷塔七级,赐衣百袭粟万钟。

帝王亦称三宝奴,上皇尊号多僧徒。七道百国输正税,民膏民血供浮屠。

将军柄政十数世,争挽强弓不识字。斯文一脉比传灯,亦赖儒僧延不坠。

西方菩萨东沙门,天上地下我独尊。尊君为僧固君福,急掩君口听我言。

九方何必分黄骊,两兔安能辨雄雌。鸿飞宁记雪泥迹,马耳且任东风吹。

紫府沈沈太乙居,九天瑶简降新除。尘寰小谪期刚满,绛阙清衔亚侍书。

伏枕吴山,羁愁共、桐江春涨。喜邂逅、客星忽聚,酒徒无恙。

杨恽南山歌太苦,邹阳北阙书难上。向精蓝、深处问枯禅,伊蒲饷。

双燕外,游丝漾。六桥侧,红牙唱。惜杜康骨朽,无人能酿。

我愧老饕难戒肉,君方强健何须杖。看白衣、苍狗任他忙,浮云状。

一桁亭台影,琼箫出翠扉。花深莺入定,莎软燕忘归。

宿雨随旗捲,晴云拥马飞。吹来香不断,蝶粉污春衣。

钟阜龙蟠势可奇,何年开此帝王基。
东西日月磨今古,南北江山几合离。
六代衣冠荒草下,中原台殿白云涯。
春风吹落英雄泪,立尽斜阳未有诗。

乌纱兀兀鬓苍浪,物表逍遥岁月长。林壑清虚流笑语,云霞缥渺入衣裳。

新开元圃长春地,旧是丹丘不死乡。还却朝廷有馀禄,閒凭诗酒傲人忙。

问花开何迟,问花底急飞。人閒惜花少,阆苑等花归。

缥缈春波接远天,高楼长眺独萧然。依依树影留残月,点点村炊上晚烟。

此地维舟廿九载,当时垂发十三年。东风依旧吹杨柳,俯仰青衫祇自怜。

西塞山明碧王如,桃花流水称舟居。玄真心事非张翰,不为鲈鱼为鳜鱼。

乍冷还暄,小春时候今朝转。三分历日二分休,镜里清霜满。云幕低垂不展。矮窗明、红麟初暖。老来活计,浊酒三杯,黄庭一卷。
万里关河,朔风吹到边声远。倚楼脉脉数归鸿,谁会愁深浅。最苦山寒日短。但梅花、相看岁晚。何人金屋,巧啭歌莺,慢调筝雁。

在在溪湾尽晒罾,暮天秋水碧澄澄。几家渔舍云深处,红树寒山路惯登。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霜天晴夜宿东斋,松竹交阴惬素怀。迥出风尘心得地,
可怜三五月当阶。清光满院恩情见,寒色临门笑语谐。
霄汉路殊从道合,往来人事不相乖。
忽忽忘前事,志愿能相乖。衣马久羸弊,谁信文与才。
善道居贫贱,洁服蒙尘埃。行行无定心,壈坎难归来。
慈母忧疾疹,至家念栖哀。与君宿姻亲,深见中外怀。
俟余惜时节,怅望临高台。
枝垂云碧长,心展鹅黄嫩。无力倚阑时,扫尽漫山杏。
玲珑影结阴,蕴藉香成阵。谁为祝东风,更莫催花信。
共约湖边唤短蓬,晓来何事雨兼风。
山林只合闲人到,不入时官眼界中。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