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秦人江上见,握手泪沾巾。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长作客,多病浅谋身。台阁旧亲友,谁曾见苦辛。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山带梁朝陵路断,
水连刘尹宅基平。桂枝自折梁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遗事满怀兼满目,不堪孤棹舣荒城。

棘绕重门昼亦扃,白袍摇笔坐中庭。摛词绵密多根道,论事轩昂各传经。

学博素推通德里,名高先动进贤星。知谁吉梦如扬辇,一石龙驹落大霆。

张公笔法工奇诡,盈丈大书神愈伟。飞来峰头海日红,□虎岩边龙象舞。

巨灵血掌擘太岳,雷椎迸火挥电雹。今见小字又不然,层霄闲云淡无脚。

桃花春水满唾壶,家园新笋丰雪瘦。故人此饷自不恶,况有一斛明月珠。

吴君好奇入骨髓,我学不成空浪许。好待滕光酌酒来,元气淋漓题辞语。

芙蓉露浓红压枝,幽禽感秋花畔啼。
玉人一去未回马,梁边燕子三见归。
江头白苹老波底,尺书不来空相望。
斜吹疏雨湿秋江,霜风暗引芙蕖香,
石上菖蒲三尺长。绿头鸭儿栖萍草,
采莲女郎笑花老。木兰船上动江水,
不觉鸳鸯带波起。

绛蜡荧荧野未残,游人踏月绕阑干。迷离不解春灯谜,一笑中朝旧讲官。

横风吹雨过林邱,万片飞云作水流。倚槛数峰藏又见,浑如天际识归舟。

孤舟入画,怪人间、谁写渔朋鸥侣。起坐不离云鸟外,倒影山无重数。

柳寺移阴,葑田拖碧,花气凉于雨。诗成犹未,远蝉吟破秋句。

忽记身是行人,劳君把酒,暂揖湖光去。共惜风亭今夜笛,月逗离声前浦。

千里幽襟,一堤野思,终拟将家住。甚时携手,水荭摇曳烟路。

把月行杉径,将风上竹轩。倒持敲磬罢,还指佛书言。

火树千枝总不如,莹然光彩透冰壶。共言鱼枕春裁玉,忽讶龙涎夜吐珠。

云母屏开云影动,水晶帘展水纹铺。香罗万眼誇吴市,琐细空劳咏石湖。

缟裙练帨照钗荆,霜竹寒松秀色并。
八咏格高凌太白,千林地迥切西清,
着枝有味知深意,欹屋无言似薄情。
日暮水边空怅望,浑如湘浦见皇英。

锁院春霖积,分司湖水遥。萋萋洒书阁,蔼蔼度空寮。

叶洗临轩翠,花含向客娇。扣帘时搅食,翻卷夜焚膏。

竟误朱衣点,那防白鼠跳。蛟龙云雨会,牝牡冀群挑。

忽有同宗念,爰申独处谣。涕流真慕贾,兵论每凌晁。

意气陈雷许,时名李杜超。暂违萌鄙吝,相忆减丰标。

草径青迷马,杨津绿漫桥。楼台回瞑色,江海剧风潮。

恒切毛锥叹,常悬宝剑招。横鳞讵池沼,雕鸮快云霄。

一天凉月弄晴晖,带清霜,白雁飞。故人煮酒送将归,红烛下,有蛾眉。

白梅花底雪垂垂,歌金缕,劝酴醾。笑问青楼曾薄倖,如杜牧,是为谁。

万仞云涛百节滩,扪空真有溯流难。怀人鸟影看疑幻,得报霜华踏不寒。

纵矢健儿喧急影,停杯清昼引回湍。从来恶土多榛莽,偶把琅玕到夜阑。

桃花夹岸护溪庄,白发渔翁久坐忘。过客此时停短棹,道人终日闭虚堂。

雨沾弱柳垂垂绿,风动新篁隐隐香。茗鼎忽聆烹蟹眼,车声真用绕羊肠。

篁竹萧萧暗水鸣,朝暾奕奕耿残星。繁花无处分南北,明月何时厌死生。

石树裹云长自湿,日华映雨半边晴。霜晨露夕长来往,几度携琴鼓再行。

烟火朝昏促,柴桑雾霭浓。高门催黍酿,野户急村舂。

晨正忧荒岁,天胡雨孟冬。沈思步屧外,江阁暗晨钟。

我生有癖爱钞诗,残编败壁搜无遗。沽上梅三更好事,口吟手写不知疲。

大张铁网操选政,不但心专气亦横。编罢邑人编郡人,我如六国遭兼并。

更画欲起竹间楼,著君编诗坐上头。牙签错落排甲乙,清风入户吟声幽。

此楼从君意中有,此编傥传千载后。后人见诗如见楼,诗卷长留楼不朽。

君不见宋相寇公国号莱,官居鼎鼐无楼台。万事不如编诗好,何日我歌归去来。

沙头落月照蓬低,杜宇谁家树底啼。
舟子不知人未起,载将残梦上青溪。

日面佛,月面佛,大海波翻,须弥突兀。磕破脑门,额头汗出。

明眼衲僧未辨明,抬头好看冲天鹘。

商飙激疏牖,蟋蟀鸣墙阴。志士恒感秋,况乃违所钦。

之子役王事,远适闽江浔。揽衣起追送,渺彼川涂深。

少小从子游,方轨驰文林。时去志愿违,素发忽满簪。

抚景嘅今昔,恻怆情难任。愿言顾离索,惠我琼瑶音。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