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即宋光宗(1189—1194年在位),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赵惇因病崩于寿康宫,在位五年,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红妆翠盖晓参差,水面浮游有戏龟。谁道千年解巢叶,也知曳尾已多时。
莫辞官小路间关,趁取春风稳着鞭。无限清时推毂手,冲天何必待三年。
迁笔褒扬逸少书,孤风拂拂起襟裾。孝心知睹英灵在,世系元承福庆馀。
永向净居同相睹,任从深谷改丘墟。君诗意主称人善,义节轩然到古初。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放船晚作南湖游,一葫芦酒当船头。白云翩衣紫霞帔,松风吹发寒飕飕。
少焉月出影零乱,散作百顷玻璃秋。有月复有酒,不饮令人愁。
谪仙在何许,空葬青山头。我家草堂月更好,何如返棹归来休。
归来休,痴人不饮月亦羞。素娥起舞我摘阮,对饮岂必论觥筹,千载与月同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