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吉中孚拜官归业

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我不是神仙,不会炼丹烧药。只是爱闲耽酒,畏浮名拘缚。
种成桃李一园花,真处怕人觉。受用现前活计,且行歌行乐。
抹裙彩凤盘宫锦,插鬓真珠络贝多。
酒恶花愁梦多魇,灵砂犀角费频魔。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钟山后湖,长干夜乌。
齐台宋苑模糊,剩连天绿芜。
估船运租,江楼醉呼。
西风流落丹徒,想刘家寄奴。
日月一箭过,春光又别人。
竹孙才解箨,梅子已生仁。
阅世真旋磨,重诗老斲轮。
壮怀因病落,孤负百年身。

娇女好姿首,不为他人媚。阿母手簪花,花掷弃之地。

作女任汝骄,作妇恐不易。

扁舟蒸暑闷难排,况复霉霖气欲埋。岂意薰风能解愠,乍来好雨足开怀。

炎云向晚多于岫,病骨兼愁渐似柴。忽忆采莲人已去,荷香十里趁芒鞋。

老去霜颠种种,归来绣褓重重。辛盘银烛画堂中。

第一生平好梦。

争学传柑索枣,挽画交问衰翁。空囊更比少陵穷。

那有天吴紫凤。

自许论交绝比周,向来倾盖喜同流。俗间久矣无青白,客里终然有去留。

能事要须槃礴裸,廋词何必畔牢愁。看君跃马章台道,肯为沧波梦棹讴。

谈笑麾戈驻夕曛,朱旗猎猎闪重云。不知团雪凭谁主,先遣凌霜到此君。

落实取材供剪刈,析薪佐爨许支分。淡浓半抹胭脂色,雕饰全输锦绣纹。

鲁连有高趣,意气本相求。笑罢秦军却,书成燕将愁。

聊弃南金赏,方从沧海游。寄言人世客,非君能见留。

春城柳色几家连,厨舍多时似禁烟。
处处绿芜生夜雨,村村白水落平田。
花稀野圃东风芜,人远江天去雁边。
尽日百花洲上路,往来惟有一渔船。

吴门风雨听鸡声,共被君家旧著名。鼓瑟耻为齐处士,传经犹是鲁诸生。

孝能继志由天性,淡以论交见古情。一榻东邦三皂帽,幼安千载有同盟。

石壁猩猩语,惊心百粤东。四时山叶绿,五夜海霞红。

日月摇溟渤,星河浸祝融。鹧鸪飞不断,只在荔支丛。

展席俯清池,倚槛盼层巘。苗绿满平畴,草秀被长坂。

风度荷气清,日移树阴转。长笑天为高,汎观心自远。

良时会岂易,莫待岁华晚。

知余转般若,见余转金刚。合掌恭敬了,不动见刚王。

亦胜身命施,亦胜坐天堂。亦胜五台供,亦胜求西方。

于住而无住,其福不可量。有为如梦幻,无相契真常。

好将孤注作机关,名士清谈未是閒。驿骑但能传捷报,出游何必不东山。

两点金焦在,荒峦势不孤。江声摇石壁,夕照淡浮屠。

寺古禅扉寂,时清战垒芜。昔年山下路,何处走乌珠。

中人有梦君无梦,乐思怀事不同。
为问曲肱高卧日,如何合眼见周公。
翅掩飞莺舞,啼恼婕妤悲。料取金闺意,因君问所思。
流莺拂绣羽,二月上林期。待雪销金禁,衔花向玉墀。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