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猜你喜欢
寂寞一双鹤,主人在西京。故巢吴苑树,深院洛阳城。
徐引竹间步,远含云外情。谁怜好风月,邻舍夜吹笙。
丹顶宜承日,霜翎不染泥。爱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栖。
一院春草长,三山归路迷。主人朝谒早,贪养汝南鸡。
嫁得金吾子,常闻轻薄名。君心如不重,妾腰徒自轻。
万骑入榆关,皋兰苦战还。
摧锋佩刀缺,蹋血马蹄殷。
铙吹来风外,牛羊出雾间。
须知沙塞恶,壮士变衰颜。

双陆翻腾品格新,屡赢由彩岂由人。坐中时有全娇态,才见频输特地嗔。

吾乡幸有吴夫子,星斗网罗文字胸。
百鸟收声听鸣凤,千山落木秀孤松。
旁通沧海江山水,高压云城帢帻峰。
每见一斑三叹息,白头未得奉从容。
兽炭银山醉梦乡,何如榾柮地炉装。
微烟暖火权春燠,错节盘根傲夜长。
夙许孤寒陪暖席,不将光焰买烘堂。
风饕雪虐天昏黑,独占山家一脉阳。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楼台飞半空,秀气盘韶石。
载酒填里闾,吹花换朝夕。
笙箫气河汉,锦绣烂冠帻。
地灵瘴疠绝,人物倾南极。
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
稍稍延诸生,谈笑与宾客。
子来适妙年,谒入交履舄。
寂寥九龄後,此独望一国。
虞翻礼丁览,韩愈俟赵德。
孤岸镇颓波,俗流未易识。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迹。
去思今岂忘,耳目熟遗迹。
吏含殷勤言,俛仰问乖隔。
当时府中儿,侵寻鬓边白。
下帷虽著书,不捄寒饥迫。
谓宜门阑士,宦路久烜赫。
奈何犹差池,更捧丞掾檄。
骥摧千里蹄,鹏堕九霄翮。
人生无巧愚,天运有通塞。
试观驰骋人,意气宇宙窄。
荣华去路尘,谤辱与山积。
优游禄仕间,较计谁失得。
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可渡新晴韶景媚,不愁寒透征衣。滇阳渐近雪霜微。

旧游如梦寐,旅思欲纷蜚。

时序惊心催候雁,嗈嗈鸣向朝晖。多情何事帛书稀。

明年春色里,领取一行归。

短锸长鑱出万峰,鉴开混沌作玲珑。
市朝可是无巘敛,更向山林巧用工。

明月清风境界宽,不栽凡卉只琅玕。庭除剩有三湘意,枕簟能无六月寒。

时见啄苔来缟鹤,每惊拂石舞青鸾。故人诗画俱清绝,可得频过一借看。

离人听积雨,滴滴动乡心。
故国程犹远,重门夜正深。
气昏蒙烬烛,巢冷语栖禽。
遥想江南岸,馀花委故林。

白云终日望,方喜见庭闱。鼎食三牲养,貂冠五綵衣。

回班仪未举,反哭事俄非。寂寞苕溪路,安舆去不归。

写韵轩中尘不惊,与谁同蹑凤凰翎。綵鸾可惜情缘重,只合清斋写道经。

不到招提二十霜,眼明独识鲁灵光。
云餐已供伊薄塞,风铎得傅替戾罔。
新寺金汤龙化远,旧家王谢燕飞忙。
行人指点簪犀地,十里春风土尚香。

归来学稼返吾初,日与田园草木居。老去又尝新腊酒,岁除喜得故人书。

连篇锦字情斐蔚,廿首新诗韵朗疏。想见高吟饶兴会,几回满志几踌躇。

一气自盘礴,万物自倏忽。盘礴运高厚,倏忽祝生没。

高厚固冥冥,生没亦汩汩。愿言握金镜,以祛我之惑。

寂寂故乡路,心知尚有人。
那知今是客,犹忆昔时邻。
树暝烟催夕,花寒雨殢春。
青山独无恙,宛对别来身。
听辞深怅不同时,及到同时位大卑。
争似唐皇将颇牧,禁中言下用无疑。
运渎居东西冶城,西州遗迹甚分明。
多言东晋才经始,或说孙吴已创成。
池苑春风罗绮市,楼台夜月管弦声。
入门尽是嬉游地,惟有羊公不愿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