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其一八七

从生不往来,至死无仁义。言既有枝叶,心怀便险诐。

若其开小道,缘此生大伪。诈说造云梯,削之成棘刺。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猜你喜欢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江山事若谙,那肯滞云南。草色分危磴,杉阴近古潭。
日斜褒谷鸟,夏浅巂州蚕。吾自疑双鬓,相逢更不堪。

微雨初摇飏,风吹洒更长。冥冥来石壁,飒飒近秋堂。

萤火流深堑,鸬鹚下浅塘。吴歈当此夕,哀切兴难忘。

微风细细送行云,云散远天青。秋千柱散花飞后,剩遥山、眉黛轻盈。

冷落后堂宿燕,凄迷湿树啼莺。

残阳遍解向人明。蛛网罥新晴。疏帘清簟情无限,更何须、载酒林亭。

别有一般惆怅,弯弯新月初生。

董生行年过三八,早攻医术兼笔札。扁仓遗绪屡探寻,晋唐妙迹频摹拓。

斗鸡走狗非尔宜,难经书法稍通知。挥毫切胍名并驰,抄方学帖少暇时。

潜心积久镇临池,池波染墨玄凝脂。阶前未作铁门限,圃中惟种仙灵脾。

近来小楷甚遒媚,一戈一画不容易。韵度微窥洛神踪,规模剩得兰亭意。

杏林子弟谁如汝,四人请疗三人愈。持笺觅剂争造庭,真行丸散欣然与。

巙学士、刘河间各专一技未是难,董生二者寔可取。

字攻药效众推许,若教更下苦功夫,便足继韩公茂并詹孟举。

对月无何添雅致。丛绿花黄偏有异。正是遇重阳,霜露冷、宜呈祥瑞。

清香覆我如言志。害风来、且休攀视。应共到蓬莱,琼筵上、众仙颁赐。

笼窗一不开。乌夜啼。夜啼望郎来。

楼阴晚望一忻然,夕照微殷落酒边。倒吸山光分积潦,碎分霞影散诸天。

林间暗雨晴犹滴,阶次疏花坠更鲜。为语城头霜鬓叟,承蜩抱瓮亦多缘。

千步垂杨柳,阴连喜水生。
华深吹落絮,叶密坐流莺。

一帘怀思捲流霞,八句诗成在咄嗟。宋代风霜琼管渺,圣朝日月戟枝斜。

后先节概高千古,生死忠贞属一家。史氏若终无直笔,丹心今古恨天涯。

携有诸孙在,嬉声想共闻。未能承妇道,徒尔拜姑坟。

俎豆心先洁,蘋蘩手自薰。凄然松柏下,洒泪满寒云。

忽忆金兰友,携琴去自由。
远寻寒涧碧,深入乱山秋。
见后却无语,别来长独愁。
幸逢三五夕,露坐对冥搜。
绿染春波,袖罗金缕双鸂鶒。小桃匀碧。香衬蝉鸂湿。
舞带歌钿,闲傍秋千立。情何极。燕莺尘迹。芳草斜阳笛。
锦楼寿曲未须吹,且听江边老妇词。
但愿年年好官长,一如官长在官时。
溽风吹暑透人肌,我仆云痡我马疲。
隔岸渡船呼不应,柳阴深处立多时。

凭栏徙倚日将斜,蠹壁苔扉百感赊。疏柳千行空蘸水,残梅数树偶余花。

湖山一路诗人境,竹树三朝宰相家。搔首长安车厩地,软红何处问堤沙。

万籁夜俱寂,蒲团清可禅。
林疏窗过月,岩远竹通泉。
云笼岳顶,百鸟无声。
月隐寒潭,龙珠自耀。
直得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顿尔心休。
虚空开口作证,溪北石僧点头。
诸人总在这里瞌睡,笑杀陕府铁牛。
轻策临绝壁,招提谒金仙。舟车无由径,岩峤乃属天。
踯躅淹昃景,夷犹望新弦。石门变暝色,谷口生人烟。
阳雁叫平楚,秋风急寒川。驰晖苦代谢,浮脆惭贞坚。
永欲卧丘壑,息心依梵筵。誓将历劫愿,无以外物牵。

阳回江上百花明,柳色先看弄晓晴。拂岸柔条堪系舸,傍檐纤叶待巢莺。

烟笼舞影当杯浅,雪拟飞花点席轻。自是柴桑归去早,春风门巷倍关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