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杳寒山道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寒山道上一片寂静幽暗,冷寂的涧边一片幽僻寥落。
这里常常有鸟儿啾啾地啼鸣,却空虚冷清罕见人烟。
风淅淅沥沥刮向我面门,雪纷纷扬扬洒落在我身上。
我身处其中天天见不到阳光,年年也不知道有春天。
注释
杳杳:幽暗状。寒山: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天台山有寒暗二岩,寒山即寒岩,乃诗人所居。
落落:寂静冷落的样子。
淅淅:象声词,形容风声。一作“碛碛”。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〇六。寒山诗语言明浅如话,有鲜明的乐府民歌风,内容除用形象演说佛理之外,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诗风幽冷,别具境界。这首“杳杳寒山道”,很能代表他的风格。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除了用景物渲染气氛、以气氛烘托心情这种传统的表现手法之外,使用叠字是它的特点。通篇句首都用叠字,是不多见的。顾炎武《日知录》说“诗用叠字最难。《国风·卫风·硕人》连用六迭字,可谓复而不厌,赜而不乱矣。”他提出了用叠字的要求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变化。“杳杳”具有幽暗的色彩感;“落落”具有空旷的空间感;“啾啾”言有声;“寂寂”言无声;“淅淅”写风的动态感;“纷纷”写雪的飞舞状;“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又有长短的区别。八组叠字,各具情状。就词性看,这些叠字有形容词、副词、象声词、名词,也各不相同。就描摹对象看,或山或水,或鸟或人,或风或雪,或境或情,也不一样。这样就显得变化多姿,字虽重复而不会使人厌烦,繁赜而井然不乱。

  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山这首诗中的叠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叠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叠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创作背景

  寒山是贞观(一说大历)时代的诗僧,长期住在天台山寒岩,诗就写刻在山石竹木之上,盈六百首,现存三百余首。此诗为其中一首。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猜你喜欢
海岸耕残雪,溪沙钓夕阳。客中何所有,春草渐看长。
东风跃马长安道。一树樱桃花谢了。别来千里梦频归,醉里五更愁不到。
江南两岸无名草。雨遍莓苔生嫩葆。玉楼人远绿腰闲,帘幕深沈双燕老。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却见孤村明月夜,一声牛笛断人肠。
仪甫秉忠信,神明自来舍。
绛灌虽不容,蛮貊皆从化。
荣名任纷纠,道性常闲暇。
传语当途人,无为劳叹吒。

覆鹈产殿映灯红,汤饼筵开笑语中。五月吾妻桥上望,画旗争飏鲤鱼风。

鹿散荆榛雉翳烟,官家犹算水衡钱。帝恩浩荡春如海,何但陪京雨露边。

转眼惊看节序新,水仙梅菊喜相亲。时穷幸有花堪友,道在尤多客可人。

清意纷纷凉似水,孤标郁郁更无尘。明朝又道春来到,岁晏谁云此老贫?

潇洒几茎竹,槎丫一株木。怪石蹲其旁,怀抱各穆穆。

古色兼古心,持此媚幽独。

宋家累叶全盛帝,宽大实皆称令主。百姓牛马遍阡陌,太仓米粟忧红腐。

宣和以来遂多事,呜呼烂费如沙土。海石江花涌国门,离宫别殿谁能数。

群臣谀佞秪自讦,天下骚然始怨苦。正月十四十五间,有敕大驾观鳌山。

万金为一灯,万灯为一山。用尽工匠力,不破君王颜。

此时上御宣德门,乐动帘开见至尊。奔星忽经于御榻,明月初上堆金盆。

倾城呼噪声动地,可怜今夜鳌山戏。窈冥幻巧百怪聚,金蛾翠管堪垂泪。

借问幸臣谁,云是李师师。外有蔡京与蔡攸,夹楼锦幄罗公侯,丞相之幄当前头。

奚儿腰带控紫骝,如花少女擎綵毬。但闻楼上唤楼下,黄帕笼盘赐玉羞。

月高鸣鞭至尊起,幄中环佩如流水。争道齐驱辇路窄,寺桥窈窕尘埃白。

火树龙灯又一时,千光万焰天为赤。常言宴安成祸基,从来乐极还生悲。

君看二帝蒙尘日,数月东京荒蒺藜。

新草如茵散不收,绿杨阴里大堤头。村村早食争挑菜,处处春耕乐饭牛。

刺眼尚看荆棘茂,多情偏忆蕙兰幽。可怜此夜池塘梦,一寸心藏万种愁。

紫电青霜武库兵,如君岳岳复英英。直原在己身难枉,热不因人心自清。

岂过屠门思大嚼,为分壁火借馀明。相期此笔凌云去,升斗沾恩亦足荣。

江湖独客转飘蓬,一雨愁兼半月风。正哭穷途如阮籍,忽逢佳士即王戎。

故园春去无多燕,此日南飞几个鸿。甚喜得君相慰藉,深惭花落酒樽空。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尘衣岁晚缘身贱,
雨簟更深满背秋。前事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修。
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东床访惠休。

肯向卢沟策蹇无,龙潭佳处拟蓬壶。歇心亭上烹茶坐,好写奇峰散绮图。

督府由来十六秋,几回祈去几回留。
人称姬旦三朝辅,谁羡鸱夷一舸游。
葛岭春风天地醉,芜湖夜月古今愁。
平生心事青编在,身与皇家共戚休。

薄暮过潇湘,秋空楚水长。黄芦千里月,红树万山霜。

客梦悬双阙,乡心逐五羊。羁情谁与晤,劳者若为伤。

晚秋时。碧天澄爽,云何宋玉兴悲。对美景良辰乐事,采萸簪菊登临,共上翠微。
堪嗟乌兔如飞。秉烛欢游须屡,传杯到手休辞。念戏马台存,隽游安在,且开怀抱,听歌金缕,从教下客疏狂落帽,也胜龌龊东篱。太白诗:“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醉中归。花阴月影正移。

奇士犹龙,洵一时、变化风云莫测。放下花前吟咏笔,上马居然杀贼。

不厌卑官,籍酬壮志,襟抱谁能识。馀氛未扫,溪声流恨何极。

可似唐代睢阳,城孤援绝,莫展平戎策。事业休将成败论,孤注有人频掷。

梅岭风酸,枫亭月暗,过客增凄恻。如生原轸,定怀遗恨难释。

烽火连年不可留,春风相送记江头。同浮彭蠡过长夏,重到浔阳又早秋。

一水寻源分九派,半途滞迹老孤舟。云山缭绕频东望,却悔当时忍远游。

龙门边外缘陂陀,芙蓉菡萏交枝柯。妍如重台滴早露,洁如百子凌清波。

脆如并头晓日映,正如千叶春风和。却看黄中通理吉,才知不是寻常荷。

忆昔金源绍耶律,行宫帐殿俱嵯峨。肇锡嘉名曷里改,金枝玉叶原非讹。

莲曲新翻白羽起,莲杯既醉朱颜酡。遂令此花得所遇,史臣载笔为编摩。

五百年来岸谷异,祇随塞草缘山阿。退之无繇咏玉井,子安不复谣黄螺。

夙闻五台此花盛,裕之游赏曾吟哦。曷为塞垣竟寂寞,春风秋雨长蹉跎。

讵比为镫送子直,奚知作烛随东坡。名花如旧世代远,田父樵子相诋诃。

我谓赏花纪史册,已留名字辉羲娥。汗青缃绿自可贵,纷纷赋颂何足多。

愿以此诗为花慰,见者应复来游歌。名花闻之似解语,风前摇曳常娑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