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玉堂惭我辈,青衫白发念君迟。

尤袤(mào)(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尤袤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猜你喜欢
甘罗昔作秦丞相,子政曾为汉辇郎。
千载更逢王侍读,当时还道有文章。
腰间插大柯,直入深谿里。空林伐一声,幽鸟相呼起。
倒树去李父,倾巢啼木魅。不知仗钺者,除害谁如此。

浮云满天地,荡子欲安之。努力事行役,弃置以为期。

少年盛意气,慷慨生别离。㷀㷀无根蓬,翩翩中林鵻。

马上不得语,涕泪各累累。君但重自爱,远道归有时。

奸蔡邪丁两贵臣,目光不瞬漫精神。
相师若有寻贤眼,莫看包羞禄位人。

人日日初晴,春风昨夜生。野梅谁早折,冻土又新耕。

余雪涓涓白,流澌瑟瑟鸣。琴溪闻控鲤,驻马一含情。

常把内真频看,休教外景长侵。尖竿尖上细搜寻。正见婴儿弄影。雅咏高吟叫笑,清细皓月吹临。分开传作紫共金。艳迸斗花万锦。

旧游二三子,长才久争雄。相期桂子府,同上蓬莱宫。

鸿雁南来不见书,故人天上遂忘予。雷陈胶漆知何似,韩孟云龙恐未疏。

犹忆三同存旧卷,方怜一榻寄新居。皇恩如海容樗散,自幸优閒已岁馀。

天运丁阳九,蒙尘事可伤。
群寮徒陷敌,贼子更臣张。
自古宁无死,惟公独有光。
向来从伪者,生意日荒凉。
素玉朝来有好怀。一枝梅粉照人开。晴云欲向怀中起,春色先从脸上来。
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须知月色撩人恨,数夜春寒不下阶。

风吹细柳摇香陌,行子萧条出京国。白驹皎皎蹴严程,雾鬣马鬃带晚星。

栗薪瓜苦淹中野,不见三年忧莫写。忧莫写兮心自知,欲写忧兮须此时。

我亦欲归归未得,送子归心转悽恻。青袍白马走天涯,看到燕山几度花。

丈夫自古轻离别,岂是鞲鹰饱飞掣。过尽长亭复短亭,故园桃李飘香雪。

漠漠江皋,迢迢驿路,天教为春传信。万木丛边,百花头上,不管雪飞风紧。寻交访旧,惟翠竹、寒松相认。不意牵丝动兴,何心衬妆添晕。孤标最甘冷落,不许蝶亲蜂近。直自从来洁白,个中清韵。尽做重闻塞管,也何害、香销粉痕尽。待到和羹,才明底蕴。

江村好,柳眼乍舒青。水涨红桥浮嫩鸭,阴浓绿树听啼莺。

游赏及时新。

生民未有如夫子,好学皇泉最自强。功业当年虽坎壈,声名后世愈芬芳。

十三楼寺朝餐饭,六一泉亭晚举觞。
千古湖山难模处,淡烟微雨更斜阳。

少年何事远从军。马首日初曛。关山隔断家乡路,回首处,但见黄云。

带月一行哀雁,乘风万里飞尘。

茫茫塞草不知春。画角那堪闻。金闺总是书难寄,又何用、归梦频频。

几曲琵琶送酒,沙场自有红裙。

天际轻阴懒放晴,隔江笳吹动严城。乡心对酒愁难醉,倦眼看书老尚明。

客里交游同骨肉,梦中欢笑又升平。吴兴可记山居日,一样前溪折竹声。

迢迢郁水远中流,屹立孤峰起鹭洲。两岸烟村浮下界,几重云树隔危楼。

渔歌夜度清霄月,僧罄时闻碧汉秋。白发归来吾亦老,好将卜筑借菟裘。

我闻戴安道,对使能破琴。奴隶视王侯,豁达开胸襟。

天寒雪欲落,浮云常阴阴。安得剡溪舟,与之谈素心。

  上篇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土石屃赑,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而草木之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盖松之为物,干挺而枝樛,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潇洒而扶疏,鬖髿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

  下篇

  松风阁在金鸡峰下,活水源上。予今春始至,留再宿,皆值雨,但闻波涛声彻昼夜,未尽阅其妙也。至是,往来止阁上凡十余日,因得备悉其变态。

  盖阁后之峰,独高于群峰,而松又在峰顶,仰视如幢葆临头上。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离褷蜿蜒,轇轕徘徊;影落檐瓦间,金碧相组绣,观之者目为之明。有声如吹埙箎,如过雨,又如水激崖石,或如铁马驰骤,剑槊相磨戛;忽又作草虫呜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听之者耳为之聪。

  予以问上人。上人曰:“不知也。我佛以清净六尘为明心之本。凡耳目之入,皆虚妄耳。”予曰:“然则上人以是而名其阁,何也?”上人笑曰:“偶然耳。”

  留阁上又三日,乃归。至正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