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胜金幡巧斗功,綵花蜡燕飏和风。玉盘翠苣映红蓼,捧案朝来献两宫。
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
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馀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
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
丽藻争春发,优昙香影分。苍山屏石画,洱海墨池云。
奉佛生前慧,工书海外闻。花前及酒后,事事总思君。
才思如云,风情似水,天生一种飘萧。况得逢佳偶,共奏灵璈。
惆怅子等仙去,重伴取、弄玉吹箫。堪夸是、才俱道蕴,学并班昭。
寥寥抚今溯古,有几个人儿,得似伊曹。羡倡予和汝,艳福能消。
岂比寻常儿女,只解把、粉弄脂调。神仙侣、抽书擘笺,别具丰标。
甓社湖中出明月,斯须千山万山白。烛龙驰影不敢眠,淮上风烟黯无色。
鼪鼯起啼鳅鳝舞,荷风惊涛战南浦。湖天无光湖水立,夜半行空洒飞雨。
东方摇摇天欲曙,毕逋啼老扶桑树。淮天幽幽澹空素,老蚌潜辉寂无处。
二百年来无此作,宰相亦知公能诗。何不荐公立廊庙,粗官垂老犹苦饥。
平生知己一永叔,谓公诗为《雅》《颂》遗。何不荐公使秉笔,为公作叙徒歔欷。
或疑造物有成例,以韩匹欧郊况梅。郊也苦寒已如此,公欲无穷安得辞。
当日公卿不知惜,即今宛水犹相思。景梅一亭万夫望,恨不起公歌《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