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船山师故居

此是频游处,重经步为迟。过门非旧主,传世只遗诗。

恍惚仙山约,悲凉国士知。孤寒犹故我,忍泪立多时。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猜你喜欢
南中少平地,山水重叠生。别泉万馀曲,迷舟独难行。
四际乱峰合,一眺千虑并。潺湲冬夏冷,光彩昼夜明。
赏心难久胜,离肠忽自惊。古木摇霁色,高风动秋声。
饮尔一樽酒,慰我百忧轻。嘉期何处定,此晨堪寄情。
雨洗长空,风清云路,又还毕备佳期。夜凉如水,一似去秋时。渺渺银河浪静,星桥外、香霭馡馡。霞轺举,鸾骖鹊驭,稳稳过飞梯。经年,成间阻,相逢无语,应喜应悲。怕玉绳低处,依旧睽离。和我愁肠万缕,嫦娥怨、底事来迟。广寒殿,春风桂魄,首与慰相思。

江上桃花流水,天涯芳草青山。楼台春锁碧云湾。

都入行人望眼。

一镜波平鸥去,千林日落鸦还。天风袅袅送轻帆。

蓦过星槎银汉。

乐天曾守郡,酷爱虎丘山。
一年十二度,五马来松关。
我今方吏隐,心在云水间。
野性群麋鹿,忘机狎鸥鹇。
乘兴即一到,兴尽复自还。
不知使君贵,何似长官闲。
閒想窥池倒影,戏成落笔斜枝。
纵涅难缁玉质,细看何似当时。
渝舞气豪传汉俗,丙鱼味美敌吴乡。
前日石上松,斸移沙水际。
青青折钗股,俯映幽人砌。
蟠根今鬯茂,落子还苍翠。
三年一楮叶,世事真期费。
渊明本嗜酒,一钱常不持。
人邀辄就饮,酩酊篮舆归。
归来步三径,索寞绕东篱。
咏句把黄菊,望门逢白衣。
欣然复坐酌,独醉卧斜晖。

吟遍宫花字亦香,消磨九十好韶光。填胸百代兴亡感,写入新词独擅场。

雪尽径泥乾,团栾绕树看。
玉梅呈素艳,霜重月华寒。
一萼半含春意密,数苞未破胭脂粒。
斜枝倒浸碧池深,罗衣暗惹香风湿。
须知贾午最多情,绣囊偷佩芳筵惊。
又疑仙人下姑射,玉容寂寞幽态清。
去年梅花开,干戈犹未扫。
今年梅花开,劝君休草草。
莫待子规啼,梅花满地蝴蝶飞。

变起仓皇事事非,谋身堪叹自依违。鼕鼕贼鼓城头壮,落落官旗山色微。

日暮角声春意散,更深灯火旅魂飞。九原路杳知何在,默然愿祈得早归。

翠柏枝繁郁未伸,我来删理务躬亲。孤根得地虽经岁,逸势参天不在人。

先易工夫知取舍,后凋颜色长精神。环材自入他年用,莫厌因时剪择频。

歌吹开元曲,铅华天宝妆。苑风翠袖冷,宫露赭袍光。

闺闼连阊阖,骅骝从骕骦。千门还欲晓,九陌乍闻香。

沧洲叶脱风有声,渔舠两两从复横。
菁江步口日欲没,竹山潭边潮欲生。
屋里蚕三眠,门前春过半。
桑麻绿阴合,风雨长檠暗。
叶底虫丝繁,卧作字画短。
偷閒一枕肱,梦与杨花乱。

舟行如叶泛长川,解水吴儿力可全。风急辄先千浪破,岸攲能把一䉡牵。

湖沈日影山头画,云漏天光雨足悬。试向中流东北望,城南宝塔在门前。

危磴侵云策杖遥,琳宫积翠拥岧峣。烟开铁瓮生残照,风起金山急暮潮。

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六朝佳丽依稀在,花月春江响玉箫。

被发何时下大荒,河山举目共凄凉。
客来古寺谈秋雨,天为幽人驻夕阳。
去国屈原终幸直,无家李白只佯狂。
百年多少凭高泪,每到西风洒几行。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程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集诸将而语之曰:“吾誓与城为殉,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谁为我临期成此大节者?”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当以同姓为吾后。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

  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忠烈大骂而死。初,忠烈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上。”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亲见忠烈青衣乌帽,乘白马,出天宁门投江死者,未尝殒于城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师大起,皆托忠烈之名,仿佛陈涉之称项燕。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呜呼!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实未尝死。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即如忠烈遗骸,不可问矣,百年而后,予登岭上,与客述忠烈遗言,无不泪下如雨,想见当日围城光景,此即忠烈之面目宛然可遇,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

  墓旁有丹徒钱烈女之冢,亦以乙酉在扬,凡五死而得绝,特告其父母火之,无留骨秽地,扬人葬之于此。江右王猷定、关中黄遵严、粤东屈大均为作传、铭、哀词。

  顾尚有未尽表章者:予闻忠烈兄弟,自翰林可程下,尚有数人,其后皆来江都省墓。适英、霍山师败,捕得冒称忠烈者,大将发至江都,令史氏男女来认之。忠烈之第八弟已亡,其夫人年少有色,守节,亦出视之。大将艳其色,欲强娶之,夫人自裁而死。时以其出于大将之所逼也,莫敢为之表章者。

  呜呼!忠烈尝恨可程在北,当易姓之间,不能仗节,出疏纠之。岂知身后乃有弟妇,以女子而踵兄公之余烈乎?梅花如雪,芳香不染。异日有作忠烈祠者,副使诸公,谅在从祀之列,当另为别室以祀夫人,附以烈女一辈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