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稚齿穷身岂有知,偶陪高论得移时。感公不以愚顽弃,顾我何堪远大期。
草阁便须不岁住,仆人休讶出山迟。归来乞得尧夫句,暮雨秋灯不断思。
雪飘怅难行,室尔阻相觅。不畏风色严,畏此雪上迹。
年来何事忆莼鲈,家近秋风万顷湖。五马曾同当日渡,二疏今见古人图。
山灵尚勒移文否,田父时遭泥饮无。馀论不妨传四海,君家世世有潜夫。
华表还将老鹤羁,先分一羽莫迟迟。何时把臂山阴道,赠我前朝竹一枝。
当年曾会景隆池,千里难禁别后思。古寺春深花落后,小轩人静月明时。
寒山笑谑都成偈,无本推敲酷爱诗。何日重来寻旧约,相逢一笑话襟期。
桃花烂烂铺春色,绿柳江头总堪折。回看庭下青筼筜,谁与穷年伴霜雪。
万竿直拂青云端,翛翛凤尾凌轻寒。六月五月不知暑,来此枕簟宜盘桓。
忽然梦到湘江上,湘妃掩袂啼相向。东游晋室访清谈,嵇康盥栉留轮两。
自觉红尘不入我帘栊,茅草不入我心胸。一尊常啸清风中,惟有此君臭味同。
谁剪冰房,层层叠就宣和粉。灞桥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鬓。
消尽春烟水逻,曲糁沙痕净。怕凤子、飞来难认。
纹箪醒。可还记、参横月落,人去后、空香径。家园最忆,是第一番风信。
桃李那时年少,只有琅玕并。池奁小、浸晚凉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