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邠(754—815),字处仁,清河武城人。祖佶,父陲,官卑。邠少举进士,又登贤良方正科。贞元中授渭南尉。迁拾遗、补阙。常疏论裴延龄,为时所知。以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至中书舍人,凡七年。又权知吏部选事。明年,为礼部侍郎,转吏部侍郎,赐以金紫。邠温裕沉密,尤敦清俭。上亦器重之。裴垍将引为相,病难于承答,事竟寝。兄弟同时奉朝请者四人,颇以孝敬怡睦闻。后改太常卿,知吏部尚书铨事。故事,太常卿初上,大阅《四部乐》于署,观者纵焉。邠自私第去帽,亲导母舆,公卿逢者回骑避之,衢路以为荣。居母忧,岁余卒,元和十年三月也,时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简。
怪此花枝怨泣,托君诗句名通。凭将草木记吴风。
继取相如云梦。
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知君却是为情秾。
怕见此花撩动。
运到黄羲已极亨,此生今日肯虚生。万年期会空谁负,老眼乾坤又一睁。
自枉鹪鹩能凤翥,本无天马代牛耕。尽拚花柳前川老,笑拄芙蓉杖子行。
若木扶疏绕一亭,低枝临水水泠泠。花边茗椀迟佳客,不信人间有醉醒。
预报滂沱兆,微阴护早行。催将山雨近,幻作海霞生。
鹜未临江落,鸠先隔树鸣。期占三日润,色拥五云呈。
朝旭烘应透,春霖酿欲成。笠蓑迟画景,锦绣助诗情。
霭待青连郭,光看赤满城。欣叨恩泽渥,蒸蔚起群英。
天造其山,在贵之阳。二十四峰,拔地峭刚。其山维何,如彼玉苍。
宅位于离,火德之祥。南山何有,有方其岩。若堂甚夷,若门者三。
穹者圆盖,植者羽参。石像天成,匪凿匪劖。陟彼山巅,有洞益奇。
南北户通,千里頫窥。伊晋之洪,采荣于斯。丹飞井霤,木润草滋。
昔我太宗,云章下贲。于皇仁庙,奎文狎至。岩处有辉,神护孔閟。
丕昭圣朝,声化远暨。南山不骞,天子万年。南山不朽,天子万寿。
无量惟寿,与天齐久。小臣作诗,永飏于后。
生儿廿岁余,教养无一善。既失阿母欢,父亦罕见面。
寒不曾暖衣,饥不曾饱饭。虽负读书名,谁与给笔砚。
所生尚如此,何况疏与远。儿命本来穷,父又遭谪谴。
徒步出长城,三载忘其倦。方喜共生还,谁料复征战。
禾黍或不登,荑稗时亦荐。乃知秋实成,不在种贵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