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浸瑶碧,河汉水交流。偏来照我,知我白发不胜愁。
客里山中三载,枕上人间一梦,曾忆到瀛洲。矫首蓬壶路,两腋已飕飗。
记扁舟,浮震泽,趁中秋。垂虹亭上,与客千里快凝眸。
看剑引杯狂醉,饮水曲肱高卧,鹏鴳本同游。起舞三人耳,横笛唤沙鸥。
花里寻师到杏坛。养真高静出尘寰。
机心还逐白鸥闲。
迸水定浸香案湿,洞门深锁碧窗寒。东来紫气满函关。
寻诗路,还记小市苍烟,旧家红树。依稀残月残花,丽情俊赏,销凝是处。
旷吟伫,犹有定巢新燕,占春帘户。留连晚色年芳,画屏翠烬,馀香共语。
前度京尘游袂,酒边联唱,花间愁舞。重见断魂天涯,人换新故。
江郎恨笔,休倚伤春句。飘零又、南楼罢饮,西园归步,世事浮云去。
老怀到此,茫茫万绪。不绝情如缕。和泪挽、东风哀弦连雨,梦歌怨叠,一江萍絮。
小小园池尽自清,不曾誇大命新名。看花看竹多佳客,竹与追陪花送迎。
天寒空林雀呼饥,老雀觅食归来迟。有蛇入巢吞其鷇,绕林哀噪不忍离。
须臾忽引众雀至,群飞啄蛇蛇委地。蛇死顿供众雀饱,得丧循环报何异。
我家江南尝苦兵,人啖人肉骨纵横。人心不古天降祸,至今父老犹吞声。
我作此歌示人子,养育恩深同一理。区区口腹何多求,劝儿见猎休心喜。
冰蟾蹋云乌夜啼,银汞洗空霜倒飞。蜡花巧缀蜻蜓眼,铜龙无声停漏板。
白天冻合玉河乾,金井裁衣素手寒,北风吹梦度关山。
龙庭四面翠连峰,碧草银沙掩映中。十二天街清似水,门前琪树动秋风。
漫愁春不住,春归去,并愁消。政雨褪妖红,风醅腻绿,夏景新描。
溪桥。树阴四合,更菰浦、深处透樱桃。水面荷珠乱掷,枝头榴火才烧。
无聊。凑趣是清宵。云月淡于绡。把长剑支颐,缦歌金缕,闲诵楚骚。
天高。谅无问处,算伤今、吊古尽徒劳。江左谁为太傅,漠南若个剽姚。
渭城风物又经春,嫩绿初齐客思新。记向大堤和雨折,泥他青眼盼行人。
花未飞绵叶剪蓝,风吹无力起眠三。旧游最有难忘处,一路依依近汉南。
折赠谁家怅别难,藏鸦时节絮初残。何当系艇扬州郭,一种青青雨后看。
花落江潭客未归,轻阴漠漠拂帘衣。那堪烟雨催春去,深巷人家燕子飞。
秋雨声初歇。怅迢迢、夜凉无寐,泪珠盈睫。曾记当时牵衣处,谁道几成长别。
叹海内、烽烟方急。料得扁舟将欲发,向天涯、多少愁难说。
从此便、江南北。
茫茫我亦嗟为客。盼征鸿、数行过尽,更无消息。二十年来如昨梦,往事何堪重忆。
应稽首、空王礼寂。乡国难禁回首望,入琴心、更恐哀弦绝。
书不尽,恨千叠。
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
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
“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
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