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贤豪地,谁令亦此来。群公严矩范,正论扫氛埃。
滥食还多愧,明时岂乏才。所怀真土梗,只合弃墙隈。
廖刚(1070-1143),字用中,号高峰居士,北宋顺昌谟武人。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廖刚“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廖刚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廖刚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坐观山水地幽清,恬淡冲虚乐性情。迹混光尘宗老氏,术通仙俗似君平。
欣逢真侣论根本,耻向权门叩利名。济世金丹得传授,先生高隐在青城。
草树连云绿间黄,年饥村落自荒凉。晚蝉抱树声声急,野菊迎人细细香。
清澜海上血流盈,水寨犹屯防守兵。反侧杨么浑未定,未知何日见澄清。
风波在平地,世路几瞿塘。怀哉贤哲人,千载能留芳。
悬知萧艾多,不比猗兰香。老翁聊自笑,发短心甚长。
行穷葱茜坐清凉,隐几川原一炷香。小雨径从前岭去,高禾移就下田秧。
禽声不见山情悄,江影新生客思长。政使归期犹远在,白云游乐未渠央。
处处征鼙老自嗟,漫随年少对韶华。鳜鱼流水桃花活,燕子春风柳絮斜。
藉草壶觞皆上客,画船箫鼓又谁家。太平乐事何曾欠,瘦策宽鞋步软沙。
春江一舣舟,斜阳问古渡。过雨陌无尘,支筇任散步。
茅屋三两家,乌犍傍农具。涧水落花浮,吹香不知处。
小立溪桥边,游踪忆前度。行行近寺门,疏钟出烟树。
补衲庵荒曲径斜,年年丛桂发新芽。楹书读遍三千卷,别有农书教艺瓜。
閒同溪上住,流水夹窗分。丽句频贻我,高怀每感君。
晒经爱山日,移石扫秋云。早晚行吟处,松阴与鹤群。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