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漏壶的滴水丁丁作响,秋夜为何如此漫长?无边无际的薄云间漏下淡淡的月光。
暗处的秋虫一整夜都在鸣叫着,给出征在外的丈夫准备的寒衣还未寄出,此时千万不要下霜。
注释
丁丁:拟声词,形容漏水的声音。
何:何其,多么。
漫漫: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
暗虫:暗处的秋虫。
通夕:整晚,通宵。
响:鸣叫。
征衣:出征将士之衣,泛指军服。
寄:寄送,寄达。
莫飞霜:千万不要下霜。

赏析

  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在失眠的长夜里,暗处的秋虫通宵都在鸣叫着。听着听着,她突然想到该是给丈夫准备寒衣的时候了。诗歌三四两句琅琅上口,照应了诗题,暗示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了思妇(作者)对征人的关切和思念。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写秋虫的鸣叫的时间之长,实际是暗示思妇通宵达旦未能成眠。“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虫的叫声,衬出思妇难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妇转而想到丈夫没有寒衣,自然地引出了抒情的末一句。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赏析二

  这首诗写女子在月夜通宵听着滴水和虫鸣、看着天空中时时露出的月亮,因想到丈夫在外没有寒衣而求告上天不要降霜,表现出她对丈夫深深的思念。

  这首七绝诗写闺中人一夜间的情思,开头两句中,分别连用了“丁丁”、“漫漫”两个叠词。前者形容漏水的声音,后者形容轻云的形状变幻。表面上描写秋夜时间之长,实际上是为了暗衬闺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时间之长。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远行,离情萦怀。计时的漏壶在静夜里响起“丁丁”的滴水声,一滴滴、一声声,仿佛都敲打在她心坎上。她听着,数着,心里着急地在想:“夜怎么这么长啊!”她百无聊赖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无边无际的轻云在缓慢地移动,月亮时而被遮住,时而又露了出来。思妇在失眠时的所见所闻,无不引动并加重着她的凄清孤寂的感情,并且写出了秋夜十分漫长、寂静、清冷的特点。

  随着月光的露出,诗人又把笔转到了对秋虫的描写。这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极妙,它不仅透露了节气正在变化,深秋即将来临,对秋虫带来了威胁,冷得它们通宵哀鸣,同时也为末句的“莫飞霜”作了铺垫。这里的“暗虫”虽然很难说是对戍夫的一种直接比喻,但它被冷得整夜哀号的声音,却的确使这位少妇感到天气凉了,联想到了远在边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还很单薄,该赶快寄衣服给他了。所以末句才发出了“征衣未寄莫飞霜”的乞求。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飞霜”是思妇内心的独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爷求告,又是在径直命令上天。无论是求告还是命令,都可以从这天真的出语中窥见她对丈夫的无限深情。

  这首诗采用了画龙点睛的写法。前三句虽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没有末一句的点题,读者既无法领会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诗主要抒写什么感情,诗中的主人公又是谁。最后一句响起思妇情浓意深的一片心声,才揭开了全诗的主旨:原来诗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思妇心上的那根悠思绵绵的情弦。

创作背景

  张仲素于公元798年(贞元十四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在军中亲眼目睹边关战士征夫离人彼此之间思念离别的苦痛之情,心中感慨良多,遂作《秋夜曲》一诗。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猜你喜欢
向晚波微绿,
连空岸脚(一作却)青。
日兼春有暮,
愁与醉无醒。
漂泊犹杯酒,
踟蹰此驿亭。
相看万里外,
同是一浮萍。
忽水远天长,笑把玉龙嘶。一声声,吹断寒云沧波里。幽愁暗恨,弄皓月,怨白日。问太虚不尚,则成休矣。
云心鹤性,死也要冲霄,乘风去。分自有、终合仙飞。感古怀今聊把笔。落叶寒蝉悲。使人增怨抑。
五岭虽多何足观,三川纵少须重去。
台边况有数十株,仍在名园最深处。
引身漂然不系舟,吕梁滟澦皆安流。
江湖万顷浮一鸥,此心元世常休休。
吴山楚水纪所由,湘累老枚宁匹俦。
琢句亦复晨羞,搯抉肝肾掉白头。
岁六十四方佐州,计原夫日无乃优。
客路日月迅且遒,朱颜壮志逝莫留。
吾聊尔尔赋远游,山川自可卷轴收。
老怀槁暴今膏油,油访岘山石吊莫愁。
庸随大楚皆萍浮,顾我不乐夫何求。
缅思六客同献酬,如挹韩众追浮丘。

海外谁云更九州,明时还比古诸侯。麒麟赐锦王人出,孔翠包茆职贡脩。

鼍鼓八更惊永夜,鲸波万顷变安流。举头南斗分明近,奇绝平生是此游。

醉者常百千,醒者才一二。苟或不自持,醒者亦复醉。

诸君愿正大,政好持善类。庶几纲目张,或可起憔悴。

政事如修明,盗贼亦人尔。无令贾长沙,痛哭至流泪。

仲夏声宜收反舌,仲冬何事竞声声。春秋月令即无准,郊藉时鸣底不平。

大梵咒长翻黑齿,小蛮曲短换朱樱。谁能一一奥分别,嬴得芳斋自在听。

少年人物江山秀。流落天涯今白首。形容憔悴不如初,文彩风流仍似旧。

百花元是仙家酒。千岁灵根能益寿。都将万事付天公,且伴老人开笑口。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谁将玉斧*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芳草江南,暗*残春。

草色青青门未关,茶铛閒煞曲廊閒。应知不下松边阁,坐看江南雨后山。

长白汝来前,问汝何年有。只自云间偃蹇高,不肯轻低首。我即是中庵,汝作中庵友。怪得朝来爽气多,浮动杯中酒。

城上鸦啼曙色催,五门三殿一时开。玉皇不许群仙见,隐隐车声天上来。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红妆。长安画楼上,饮酒吹笙簧。

夭夭园中桃,郁郁陌上桑。美人越山下,白发生雕房。

陵坡杳杳路如绳,缓逐杨花信马行。芳树晚馀红点缀,乱山春入翠纵横。

平州废垒八九里,楚子古藏三四茔。宇宙不能无变灭,世间修饰欲何成。

中宫在天半,其上乃吾家。纷纷鸾凤舞,往往芝朮华。

挥手谢世人,耸身入云霞。公暇咏天海,我非世人哗。

长安闻讣客魂惊,一夜关山挽不成。夙昔但挥离别泪,如何能尽死生情。

风前残烛吹南浦,雪里孤身恸北平。国士厚恩酬未得,夷门肝胆向谁倾。

击浪排空后,游鳞鼓翼时。清风生两翅,至味出双鳍。

剔作条条玉,镕成细细丝。芬芳浮鼎俎,燕饮乐咸宜。

闲庭翠暖。怪梧叶、无情先送幽怨。敲响空阶,不管愁人,临风刚赋秋扇。

西风最惜分离苦,便尽日、萧萧深院。自那时、蹙损双蛾,怎向这回重展。

休问年来憔悴,绿窗春去后,吟事都懒。弄影银蟾,轻荡湘波,偏照天涯人面。

芭蕉叶叶篱边碎,又忍卷、珠帘重看。便唤取玉宇春回,别是一番莺燕。

懒向东风更乞妍,离披生意转悠然。古墙卧藓画三面,秃干著花春半边。

垂老子山休作赋,出关宣武合知怜。漫言臃肿无姿态,桃李何曾到百年。

用意崎岖外,人贵真相知。
张耳望陈馀,汲黯是魏其。
所谓刎颈交,首身果不随。
太行摧车险,蜀道登天危。
坐度有畏涂,方笑剑头炊。
老翁牙齿脱。年少莫相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