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恭让皇后赐印歌

朱矾麝酒余香渍,桃花色映回鸾字。牙璋小玺出中宫,宣德当阳四年赐。

宣庙中兴似成祖,泲上徽章阴邓伍。玉燕初徵瑞石祥,谷圭曾作长秋主。

高徐家法在椒房,任姒周旋礼数详。岂有斜封讥墨敕,定膺优眷选名珰。

君恩一旦难常保,高禖弓䪅劳祈祷。钩弋旁开尧母门,璿宫不长宜男草。

鞠衣教御著黄紽,别有昭阳宠渥多。兰殿金人抛手铸,上清琳札自摩挲。

沈沈永巷佛香吹,圣善威姑早暮随。差胜寂陵悲乙弗,不须云母羡昭仪。

此印传宣出至尊,九重深意表丹文。修真已改披香号,坤德还留故剑恩。

回首娥台只三载,金螭虎钮叨封拜。中壶长辞铁字书,天章枉熟红牌诫。

莹质兰函伴幽独,笔床砚匣随箫局。斗检尘封女史箴,芝泥但印长生箓。

覕眼沧桑劫灰烬,遗珍流落当瑶瑾。织室音尘蔓草荒,麻姑爪迹依稀认。

玉钩斜畔月纤纤,高馆凄风闪轴帘。莫同团扇捐秋箧,留向《长门赋》上钤。

彭兆荪(1769~1821), 清代诗人。字湘涵,又字甘亭,晚号忏摩居士。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有文名,中举后屡试不第。曾客江苏布政使胡克家及两淮转运使曾燠幕。彭兆荪青少年时,随父宦居边塞,驰马游猎,击剑读书,文情激越,“故其诗有三河年少、扶风豪士之概”;后来遭遇父丧,变卖家产,又因累试不第,落魄名场,常为生活而奔波,诗中“遂多幽忧之旨”。清代张维屏认为他"诗多沈郁之作"《听松庐诗话》,龚自珍则将他与舒位并举,称赞他的诗作"清深渊雅"。
  猜你喜欢
楚望何苍然,曾澜七百里。孤城寄远目,一写无穷已。
荡漾浮天盖,四环宣地理。积涨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冬游见清浅,春望多洲沚。云锦远沙明,风烟青草靡。
火星忽南见,月硖方东迤。雪波西山来,隐若长城起。
独专朝宗路,驶悍不可止。支川让其威,蓄缩至南委。
熊武走蛮落,潇湘来奥鄙。炎蒸动泉源,积潦搜山趾。
归往无旦夕,包含通远迩。行当白露时,眇视秋光里。
曙色未昭晰,露华遥斐舋。浩尔神骨清,如观混元始。
北风忽震荡,惊浪迷津涘。怒激鼓铿訇,蹙成山岿硊。
鹍鹏疑变化,罔象何恢诡。嘘吸写楼台,腾骧露鬐尾。
景移群动息,波静繁音弭。明月出中央,青天绝纤滓。
素光淡无际,绿静平如砥。空影渡鹓鸿,秋声思芦苇。
鲛人弄机杼,贝阙骈红紫。珠蛤吐玲珑,文鳐翔旖旎。
水乡吴蜀限,地势东南庳。翼轸粲垂精,衡巫屹环峙。
名雄七泽薮,国辨三苗氏。唐羿断修蛇,荆王惮青兕。
秦狩迹犹在,虞巡路从此。轩后奏宫商,骚人咏兰芷。
茅岭潜相应,橘洲傍可指。郭璞验幽经,罗含著前纪。
观津戚里族,按道侯家子。联袂登高楼,临轩笑相视。
假守亦高卧,墨曹正垂耳。契阔话凉温,壶觞慰迁徙。
地偏山水秀,客重杯盘侈。红袖花欲然,银灯昼相似。
兴酣更抵掌,乐极同启齿。笔锋不能休,藻思一何绮。
伊余负微尚,夙昔惭知己。出入金马门,交结青云士。
袭芳践兰室,学古游槐市。策慕宋前军,文师汉中垒。
陋容昧俯仰,孤志无依倚。卫足不如葵,漏川空叹蚁。
幸逢万物泰,独处穷途否。锻翮重叠伤,兢魂再三褫。
蘧瑗亦屡化,左丘犹有耻。桃源访仙宫,薜服祠山鬼。
故人南台旧,一别如弦矢。今朝会荆峦,斗酒相宴喜。
为余出新什,笑抃随伸纸。晔若观五色,欢然臻四美。
委曲风涛事,分明穷达旨。洪韵发华钟,凄音激清徵。
羊濬要共和,江淹多杂拟。徒欲仰高山,焉能追逸轨。
湘洲路四达,巴陵城百雉。何必颜光禄,留诗张内史。

好溪溪水镜般清,流尽人间无限情。几日望家今已近,潺湲不是陇头声。

花尘絮雪已茫茫,一景清和便可量。
胁霁惊风眠秀麦,尾云疏雨健新秧。
莺啼未怯随春去,犬吠相催入夜长。
酒兴诗情都懒散,只将清梦试藜床。

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

出郭披莽苍,磨刀向猪羊。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

卷尽珠帘,楚天迥、阑干几曲。最好是、瑶台归路,月翻银屋。深院数枰风入座,高楼一喷云横玉。看橘林、霜浅未全黄,犹悬绿。
悠然意,渊明菊。真如指,国师竹。者是非识破,都无荣辱。不管浮生如蝶梦,从教万事添蛇足。坐西昆、一笑八千秋,蟠桃熟。
世人只数曹将军,谁知虎头非痴人。
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平生狎侮诸公子,戏著幼舆岩石里。
故教世世作黄冠,布袜青鞋弄云水。
千年鼻祖守关门,一念还为李耳孙。
香火旧缘何日尽,丹青余习至今存。
五十之年初过二,衰颜记我今如此。
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

吾怜贾浪仙,寂寂长安居。藜羹与粝饭,婢仆日相俱。

出门寡俦侣,独跨短尾驴。年年祭诗卷,忽忽岁仍除。

浊醪不过墙,故人但空书。粱肉者谁子,斯人食无馀。

古来风流士,弃置天一隅。荆山有抱玉,沧海有遗珠。

秋到衰杨夜有霜,可哀一曲泪沾裳。他年寒食棠梨老,红雨伤春柳七郎。

我闻山阴道,于接靡馀隙。古之会心人,咸于此躅踯。

每思造物怀,平分流峙脉。其中于有异,时情安可获。

东游觅山隐,南寻见李白。禹穴藏书处,实补东南坼。

萧条数百年,此意谁相索。诗人王季重,山水群徵辟。

水山多幽韵,诗人少俗格。碧柳垂陶门,青峰归谢宅。

陶谢不复还,水山动其魄。骚歌有馀地,风雅无偏窄。

诗人欲继之,自许耽佳僻。身携元化符,手把古刀尺。

中开金简文,上窥垂露迹。何必嵩高竹,备徵科斗策。

岂俟蜀中桐,一扣临平石。精灵既默聚,要妙归捃摭。

颇疑会稽来,此称再玄辟。虚谷罕剩藏,幽泉避刻画。

诗人忽回首,风尘仰飞舄。朝辞幽桂枝,暮整金台轭。

尽收萝薜颜,大启烟霞癖。非关情性殊,毋乃盛名迫。

居诸不让人,晚暮徒相逆。一刺虽灭磨,孤襟犹夙昔。

是时清梦馀,水山诏远客。未必喧如静,方思损胜益。

春云入画图,秋霜留几席。归来慎勿迟,岩阿转清碧。

绿叶满园风雨余,君家花事岭中无。
眼明见此复三叹,京洛名园忆上腴。
小儿贺季真,弃官亦弃宅。
远谒王道者,去问术黄白。
何物袖中藏,去道万里隔。

涌浪声声似鼓鼙,将军从此殄鲲鲵。清笳落日归渔笛,战垒寒烟冷钓堤。

但觉星光齐上下,不分燐火遍东西。太平岁久销沉尽,折戟何须问水犀。

本求裁作瑟,何用削成圭。愿寄华庭里,枝横待凤栖。

梦入清斋路未真,觉来怜旧转伤神。荀陈谊重干霄汉,苏颋才华出世尘。

一醉乡心时自起,三城秋事总忧贫。巴歌敢谓酬双璧,聊写相思寄羽鳞。

雨洗花阶露洗苔,正当新月照经台。山高岂定留三宿,地好何妨住百回。

胜友世间非苟得,奇峰天际忽飞来。知君竹里门常闭,不是寻诗总不开。

白云深锁沃州山,冠盖登临众仰攀。松径风清登鹤唳,
昙花香暝见僧还。玄机隐隐应难觉,尘事悠悠了不关。
兴尽凡缘因未晚,裴回依旧到人间。
江南柳,烟穗拂人轻。愁黛空长描不似,舞腰虽瘦学难成。天意与风情。攀折处,离恨几时平。已纵柔条萦客棹,更飞狂絮扑旗亭。三月乱莺声。
竞持飘忽意何穷,为盛为衰半不同。偃草喜逢新雨后,
鸣条愁听晓霜中。凉飞玉管来秦甸,暗袅花枝入楚宫。
莫见东风便无定,满帆还有济川功。

独坐愁无赖,苍天不肯晴。邻鸡都一哭,尊酒且三更。

太息庭芳烂,生憎檐溜倾。蹉跎兵甲外,伏枕泪交横。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