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商大中十三年,中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累迁侍御史,改礼部员外郎。不久改知制诰,转郎中,会昌三年(843年)充翰林学士,后拜中书舍人,累官山南东道(今湖北西北部)节度使。入京为御史大夫。宣宗大中八年(854年)拜河中节度使。咸通初年,担任刑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使,迁兵部尚书。咸通四年(863年),拜相。六年罢相,历官检校右仆射、江陵尹、荆南(今湖北江陵)节度观察使。后来入京担任吏部尚书,不久卒。
七夕凭谁问,双星柰尔何。劫来行暮雨,早已失天河。
不见停梭去,宁知乞巧多。盈盈一水者,人世更磋砣。
万山建瓴水,直下势悬溜。而故屈折之,拗怒毒愈厚。
呀然立洞门,夹东气不透。穿罅鸱鸣箭,殷空牛吼柩。
涛舂堆叠雪,漩撇蹴众绉。船尾如曳龟,船头仰舒咮。
铿然不受篙,支左先诎右。中心起镡锷,大声呼疾救。
跳珠湿满身,手与霹雳斗。负索腰环环,邪许声应候。
朱鹢防退飞,吴象忌反走。蚁旋磨出险,喃喃口诅咒。
不敢问前滩,惫矣矧多又。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
君家庆泽深长。喜金榜、相传四世芳。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
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祗今安在唯见山崔嵬。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曾未离茵,何尝坠溷,飘零漫怨韶华。已谢还开,东风自换年涯。
灵香夜爇梅魂醒,又繁枝、密蕊交加。莫随他、飞絮悤悤,沦落同嗟。
佩环月下伤幽独。爱燕支山近,渲染晴霞。梦断江南,昭君笑惯胡沙。
海棠未老新妆靓,更休怜、故国山茶。愿东皇、尽刬愁根,再茁情芽。
前岁别、满溪风燕。今岁别、又半汀霜雁。两度丁宁,只说我、归耕晚。
真负汝,十载西畴伴。
衰杨外,枫乍染。峭帆轻、一霎吴江远。松扉竹屋村南路,粗就也、早归梦先占。
故人应笑,依旧门掩。准拟来春,相见不是梅花岸。
定是桃花岸。
初到林泉兴最多,菊亲料理石摩挲。晚来独倚长松坐,渡口微风送棹歌。
孤峰双眼阔,松竹一林虚。潇洒真无着,幽寻兴有馀。
烹茶敲石栗,粗粝献酸菹。德味浑忘澹,骄人气尽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