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推官正月十三日游戒珠寺竹轩诗二首 其一

谁种筼筜翠扫天,拟将风月度流年。当轩便是真如境,到岸何须般若船。

(1067—1117)常州宜兴人,字淑遇,一作叔遇。哲宗元祐三年进士。复中绍圣二年弘词科。累迁太学博士。徽宗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三迁至左司谏,又擢中书舍人、尚书兵部侍郎,颇受知徽宗。为蔡京排挤,出知汝州。政和元年召还,官至刑部尚书。性嗜学,博通经史诸子,词章雅丽简古,挥笔立就,一时典册,多出其手。卒谥文友。有《摛文堂集》。
  猜你喜欢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行役不遑安,在幽机转发。山谷无明晦,溪霞自兴没。
朝栉杉下风,夕饮石上月。懿尔青云士,垂缨朝凤阙。
宁知采竹人,每食惭薇蕨。
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畏景还迎日,追凉偶溯风。
泉声山上下,松影路西东。
远览心犹壮,清吟语自工。
雨多何所喜,郡国庆年丰。
前山欺我船兀兀,结约江妃行小谲。
乘我船摇忽远逃,见我船定还孤出。
老夫敢与山争强,受侮不可更禁当。
醉立船头看到夕,不知山於何许藏。

杨子长条玉作葩,花光冻棘眩冰花。短蓬几见空相似,捕影图成试吃茶。

月旦人材口不谈,市朝冰炭饱经谙。平生拙宦鱼千里,投老退休僧一庵。

细数行年今九九,了知得髓后三三。圣朝文物方求备,会补遗书访济南。

神仙爱楼居,亦复喜峭僻。辰阳山水窟,上古断人迹。

仙者忘其名,于此结灵宅。下映百丈潭,上接千仞壁。

朝服砂五色,暮食芧三脊。潭中白龙子,时时受馀液。

不知几千载,仙眷有分析。广构嵌穴閒,几至无剩隙。

此时盘瓠氏,子孙正昌炽。名山出帝赐,荒岩任游息。

一朝惊见人,奔赴急欲齰。泅水不没鼻,踏崖如履席。

乱厹污石花,吠声入空碧。仙者谓行乎,群犬势已逼。

宝剑不及携,丹经不及匿。举室尽飞升,诸物弃狼籍。

白龙起相从,猝上误触石。尺木为所伤,乾死挂崭崱。

元精死不泯,一线透岩石。君看斗壁上,遗迹尚历历。

曼衍作歌诗,因之寄桑郦。

玉兰东畔画帘前,到处常随豹尾旋。圣代仪文今日盛,儒臣雨露向来偏。

琅函赐锦驰中骑,宝鼎分餐出御筵。斋室受釐应有问,朝回犹恐夜深宣。

秋光浓拂使君家,尚去重阳五日赊。且育好诗成素饮,更先诸客对黄花。

池萍渍雨钱钱密,塞雁书空字字斜。但纵高吟开醉胆,莫惊摇落动悲嗟。

出地声初奋,乘乾威更作。云衔天笑明,雨带星精落。

碎枕神无扰,震楹书自若。侧闻吟白虎,远见飞玄鹤。

风炎蒸尽急,渚枉逗舟逶。僻岸无凉草,丛松有避枝。

俜童载叶记,幼妇汲泉思。往迹兼今意,临觞首自欹。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大堤直。袅袅游云蘸碧。兰舟上,曾记那回,拂粉涂黄弄春色。施颦托倾国。金缕尊前劝客。阳台路,烟树万重,空有相思寄鱼尺。
飘零欢萍迹。自懒展罗衾,羞对瑶席。折钗分镜盟难食。看桃叶迎笑,柳枝垂结。萋萋芳草暗水驿。肠断画阑北。
寒恻。泪痕积。想柱雁尘侵,笼羽声寂。天涯流水情何极,悲沈约宽带,马融怨笛。那堪灯幌,听夜雨,镇暗滴。
河北中秋尽,江南九月归。
草深藏虎穴,潮满上鱼矶。
田舍舂新稻,山妻补旧衣。
到家贫自得,莫怪与君违。

渔阳哭骑满关东,百战孤城挫贼锋。唐室兴亡系公等,九原可作更谁从。

翠拥山亭漠漠烟,晓联飞盖共翩然。可堪烽火年年是,酒户河桥减昔年。

必恭敬止。老子甚为桑梓喜。骏马争风。诗卷梓梓数百通。
斗杓挹酒。齐祝乡梓箕翼寿。天若言何。更乞文星下照多。
穷心何必在三椽,直透归宗一味禅。
翻忆当年曾卷起,无端又展与人眠。

迭迭云根次第埋,披烟抹雨似层崖。槛边折竹低妨帽,坡上荒莎软称鞋。

贝叶抛香催小劫,肉芝作鲊助清斋。幽栖恰比天随子,看月常为诗思差。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