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雕题蔽日楯连云,曾见英雄话使君。近日骚坛谁鼎足,眼中依旧是三分。
翠竹高梧,间几树、垂堤疏柳。最喜是、万峰深处,数椽如斗。
白鹤冲开烟冥漠,清泉界断山前后。道名山、古尽是僧家,言非谬。
松阴色,虚楼受。莺簧舌,闲窗奏。正绿浓庭院,小池清昼。
一枕羲皇魂梦稳,风尘到处难回首。奈晚钟、催去入人寰,愁来又。
我祖应天命,车书混南北。定鼎制多方,当天履中极。
大都之地何雄哉,真人御世自天来。九重宫阙三台近,万里河山一诏开。
城高北斗星辰拱,雨霁居庸青叠耸。黄旗紫盖郁岧峣,彩凤回翔赤龙拥。
千官待漏五更寒,两柱擎天峙角端。介胄如山趍侍辇,炉烟绕陛候迎銮。
我朝元气回前古,灵物呈祥遍天宇。驺虞已见出南河,狮子重看贡西土。
当今天子思唐虞,维持燮理多通儒。玉堂日日有歌颂,青琐年年无谏书。
一朵红云笼斧扆,百花仗外飘然起。玉容侍女接丝纶,绣帽才官辉锦绮。
禁柳三眠絮欲飞,退朝閒过御桥西。覆鞍黄帕观呈马,缠项红罗看斗鸡。
香尘紫陌人如蚁,车骑纵横溢闾里。暗香遥引玉鞭来,满眼红妆隔帘底。
王孙公子日相从,笙歌无日不春风。宋公自昔推清制,魏国于今表大功。
六曹五府相连络,梵刹琳宫耀丹雘。公侯列第武功坊,耆儒应制文渊阁。
三十六宫莺乱啼,四十八卫马争嘶。霜飞柏府乌千点,春日梨园锦万畦。
金台王气千年在,青入西山终不改。尧天荡荡景星明,瑞日相辉助光彩。
阿谁谈笑觅封侯,莫负明时趁黑头。深愧维藩无寸补,天高日望五云楼。
翠箭擎寒,粉黄拂艳,盈盈乍隔秋水。湘萝云回,玉魂烟锁,温霭一窗晴意。
飞琼不见,问带上、仙题恁寄。纵是深藏金屋,难抛碧岩清致。
芳姿是谁竞丽。只梅花、晚妆同试。抹倒万红千紫,独明珠佩,一段心情泉石。
但付与、枯桐写幽思。尽耐牵萝,琅玕静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