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山房十首

四壁寒蛩作苦吟,唤回旅梦约三更。
不知身在禅房宿,误听松风做雨声。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宝书翻译学初成,振锡如飞白足轻。彭泽因家凡几世,
灵山预会是前生。传灯已悟因为理,濡露犹怀罔极情。
从此多逢大居士,何人不愿解珠璎。
先以一诚格,斯能众正招。
要来堂下蔑,勿狥帐中超。
丹桂飘香已四番。杖藜携手自今难。黯然离恨满江干。
壁上两冠元是谶,花前双韵几时弹。中秋后夜与谁看。

夜静天一色,江水疑不流。素月悬青名,翠色生高秋。

驾言理舟楫,足以散我忧。虚明映空碧,如在天上游。

西溟忽震荡,寒风飐飕飗。清晖蔽层阴,恍惚不可求。

唯听城头角,咿呜在高楼。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
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
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
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
赖居兹寺中,法士多瑰能。洗心听经论,礼足蠲凶灾。
永愿依胜侣,清江乘度杯。

为爱窗前树,花时一院馡。清霜能肃杀,黄叶早纷飞。

近壁蛛丝满,空庭鸟宿稀。悽然此时意,不独吊残晖。

东郭新雨余,日入凉气佳。
长风吹天维,坐见参斗斜。
默默群动息,寒螿先秋哗。
清谈互绝倒,岂复忧过差。

建溪东下入南平,楼阁千家出郡城。密树山光分隐见,残阳云气别阴晴。

江通三水波涛疾,剑合双龙瘴雾生。破浪不惊滩黯淡,百花岩下月华明。

玉露催黄叶,金声起素商。乍能消酷暑,翻自怯新凉。

多病惭司马,全生愧牧羊。有怀殊不寐,真觉夜能长。

古人不作见遗书,万事茫茫感慨馀。舂臼灌园空朽腐,鸱夷马革等沟渠。

莫言狂狷非中道,肯信须眉是子虚。行矣归休吾自老,空山蛛网挂檐除。

妾本倡家子,笄鬟擅容止。名隶倡籍中,生倡即倡死。

物势本从权,情恩亦遂迁。一朝官长怒,独抱锦衾眠。

日暮倚高楼,青丝系白马。岂不谢慇勤,汪汪泪盈把。

万感自有因,无容遽相亲。请君促金勒,妾愿看飞尘。

风送琅玕声簌簌。四月林齐绿。纵目寄湖山,惆怅今春,只是莺声熟。

自嗟锦瑟年华促。日对生绡彀。点染似迂痴,幽涧寒藤,疏树黄茅屋。

塞北风高雁影过,省郎寥落奈秋何。云连朔气浮青海,月带寒笳出白河。

天下军储惟蓟重,中原豪杰莫秦多。风尘忆向清源别,载酒何时复笑歌。

南无丽卉斗猩红,净土门传到此中。欲供如来嫌色重,谓藏宣圣讶枝同。

叶深似有慈云拥,蕊坼偏惊慧日烘。赏玩何妨三宿恋,只愁烧破太虚空。

出洞归来日已低,水村山市晚烟迷。行人问我来时路,笑指孤云鹫岭西。

雁南飞,南飞雁何之。望君君不见,见雁增我悲。独立西风看雁飞,金台风冷游人稀,秋光欲尽君不归。

故人邀我看山行,客到蓬门鹤替迎;偶被白云留小住,非关有意避公卿。

画竹不如真竹真,枝叶易似难得神。风晴雨露皆有意,子瞻与可无其人。

去岁辟地栽新竹,枝叶离披覆茅屋。竹梢枯劲竿清瘦,久久可以医吾俗。

昨夜雨过月上时,壁上掩映青青枝。张子对之无一语,淋漓泼墨发异思。

淡烟轻雾笔底生,枝枝尽带风雨声。移向乾明寺中挂,壁石好撰张颠名。

棹歌渔唱泛蟾辉,两岸芦花水四围。此地风光真赤壁,满船载得月明皈。

携酒出南郊,山行何屈折。登高一以眺,牛首更奇绝。

旷野树若荠,山气半明灭。茅茨居绝顶,高卧枕天阙。

银杏千百年,雷火僵复活。白云巢其巅,望疑隔岁雪。

坐看霞西生,天风吹寂寂。樵人下山歌,牛背一声笛。

我亦倦忘归,心与境俱适。一笑入城来,举头遇明月。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