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荆卿辞易水,徐匕入西秦。误作登坛侣,惭他皮面人。
望江南,凭阑飞去骚魂。苦恨蜑雨蛮烟,楼外昼常昏。
径买片帆西渡,任故园花柳,惜别残春。羡结交四海,元龙未老,豪气犹存。
前程细数,黄梅节近,人在吴门。伍相荒祠,听不得玉箫呜咽,吹起风云。
人情叵测,看豆萁煎到同根。池水皱,算干卿底事?
伤时热泪,空湿襟痕。
易销魂,一枝凉笛,凭谁石榻三弄。东风约住轻寒信,深怕夜来吹猛。
花似梦,却寸寸横枝,万朵梨云冻。碧天无缝。算如水清阴,除他修竹,只有月明共。
江南好,好在鹤房仙陇,孤山山上曾种。翠禽小集香深处,不羡钗头幺风。
帘影动。看雪片飞来,恰补苍苔空。不归谁送。记酒醒今宵,玉人何处,蝴蝶满衫重。
秋思而今不入时,平和节奏苦嫌迟。香山旧谱重拈出,不问知音知不知。
功成不用服丹砂,笑指云霞总是家。清晓山中三尺雪,道人神气是梅花。
西风吹叶到阶前,落地犹为病眼妍。陌上相逢前日事,匆忙曾未致缠绵。
幕府征书日夜催,宫开碣石待君来。归心更度桑乾水,伏枥重登郭隗台。
花萼春回新侍从,风云气隐旧蓬莱。暮年诗赋江关重,输却城南十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