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先否定功名,再否定是非,最后又否定一切,层层加深,可谓匠心独运。下片依然承袭上片风格,貌似淡薄世事,实则甚是重视。全词愈转愈深,愈深愈妙,结构奇变,议论精辟而富有情韵,达到了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高妙艺术境界。
此词语言通俗,节奏明快,词人满腔的悲愤从笔端喷薄而出。文恬武嬉,朝廷偏安江左,主和派手握实权,豪杰之士虽胸怀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国势衰微,作为主战派的一员, 刘过心中抑郁难平。他虽一介布衣,却志存高远,渴望建功立业、留名青史。奈何年华渐老,两鬓已斑白,梦想却依然遥不可及,在此情况下,他不由心生郁闷,满腹牢骚。
开篇起势突兀,直抒胸臆。“弓剑出榆塞,铅椠上蓬山。得之浑不费力,失亦匹如闲。”词人认为,引弓持剑出塞杀敌和提笔著书立说都易如反掌,武功文名得来容易,失去也可以淡然地面对。此处虽看似奔放旷达,却并非词人心中的真实想法,他之所以说出这番话完全是由于心中激愤难平。
接下来,词境更进一步,作者对世事的是非曲直进行评说。“未必古人皆是,未必今人俱错,世事沐猴冠”几句反讽意味强烈,看似否定古人,实则是对如今世事的无情讽刺,与辛弃疾《西江月》中的句子“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类似。“老子不分别,内外与中间。”此处的叙述冲破传统思想的局限,作者更为狂放不羁。“老子”二字,刻画出一个愤世嫉俗、睥睨-一切的豪放文人形象。这两句看似对“内外”、“中间”所包含的一切充满怀疑和否定,实则更突显出词人的满腹抑郁不平之气。
“酒须饮,诗可作,铗休弹。”词人认为可以饮酒,可以赋诗,但是就是不可以弹铗,因为饮酒可以忘忧,作诗可以明志,弹铗却不能引起统治者的注意。战国时期,冯谖因不满于待遇过低而三次弹铗,孟尝君每次都能满足他的要求。刘过在此自比冯谖,是为了将当今昏庸无能、不辨是非的统治者与昔日礼贤下士、亲贤远佞的孟尝君进行对比。词人并非不关心国事,甚至曾上书宰相,陈述北伐抗击金军的方略,只是最终未被朝廷采纳。一个“休”字,包含了作者太多无法言明的感慨。
统治者昏庸无能,不肯重用人才,词人一腔爱国情怀无处释放,自然满腹忧愤。“人生行乐,何自催得鬓毛斑。”这两句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萧条况味极为相似。词人无奈说道,人生短暂,须及时行乐,何必每日自寻烦恼,催得满头华发呢?这两句词是对下阕开头所表达的感情作进一步的描摹。
孟子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者却认为穷困和显达并无二致,“牙旗金甲”和“蹇驴破帽”没有什么区别。这其实并非他心中真实的想法,词人并非像庄子一样,主张天道无为。他满怀报国之志,希望建功立业,取得显达的地位,又怎会无视穷通之间的巨大差异,只是由于报国无门,心中抑郁难解,所以才满腹牢骚而已。
“世事只如此。”作者在此仅着五字,万般无奈却都呼之欲出。至此,其激愤达到顶点,之后,作者一扫前文阴霾之气,一语道破全词的主旨:“自有识鸮鸾。”在文恬武嬉、是非不分的环境下,刘过依然坚信必定有人能够辨忠奸、明是非,从中亦可见其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狂放不羁的气魄。
作者在词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抒发内心的不满和无奈,直到最后一句才点明主旨,前后落差巨大,满腹牢骚和激愤在最后一刻戛然而止,似在悬崖边上勒住了狂奔的马匹,其雄浑、豪迈的气魄读来不禁令人感动。
国朝画品谁第一,房山尚书赵公子。二公何以能绝伦,丘壑乃自胸中起。
由来书画总心画,政自不在丹青里。当时岂无刘与商,屏障纷纶何足齿。
唐侯自是吴兴秀,爱画彷佛郭与李。长松平远早已工,更上歙州看山水。
归来却师董北苑,参以房山势莫比。始知绝艺老更成,画师俗辈那知此。
此图三尺谁为赠,云气苍茫石磈磊。牛羊未归樵子出,户牖寥落苍崖底。
写成不题岁月字,要是头白居乡里。乾坤浩荡江海空,后人未续前人死。
为君题诗三叹息,世上好手今余几。鸣呼尚书公子不复见,得见唐侯斯可矣。
沧海横天流,万里落胸次。喷墨写蛮笺,化作龙蛇字。
奇哉作诗人,有此凌云气。闻说骑白鼋,新自蓬山至。
君身有仙骨,十洲恣游戏。自度思度人,肯与世相弃。
东行谒木公,却返扶桑辔。遍求不死药,医国归有具。
海上方信佳,措手何日试?君昔慕孙、吴,大军掌书记。
铜章七品官,空衔尚无位。弃觚二十年,未遂平生志。
鳌极陷东南,青衫馀涕泪。英雄岂终穷,天下方多事。
速陈治安策,汉廷思贾谊。
纷华伐我性,宁淡味无穷。寓言游方外,明哲保其躬。
子房心为韩,愿不及侯封。䠞项奠刘祚,长辞随赤松。
梅尉尝市隐,远蹈碧海中。终身不复见,补陀留遗踪。
五季希夷叟,卧称华山峰。骑驴闲笑语,奕代挹清风。
皆布托而逃,求仙非初衷。摄生甘幽寂,草堂有卢鸿。
遁世迹不谬,趣向将无同。群伦如鸱鸢,腐鼠爱到咙。
闻有高世志,便疑脱尘丛。思彼亦人耳,讵能老还童。
独怀冰雪意,不受氛垢蒙。超然浮云外,何异翔太空。
恒情好神怪,附会类齐东。长生有妙理,只看狎鸥翁。
乱离善养晦,经济不居功。一朝去火宅,随在是天宫。
熊经鸟伸辈,何日得方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