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其七

宫阙重重闭玉林,昆崙高辟彩云深。黄龙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处寻。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生卒年不详。初为道士,后举进士不第。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曹唐以游仙诗著称,其七律《刘晨阮肇游天台》、《织女怀牵牛》、《萧史携弄玉上升》等17首,世称"大游仙诗"。《唐才子传》称他"作《大游仙诗》50篇",则当有遗佚。其七绝《小游仙诗九十八首》,尤为著名。

  猜你喜欢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貂尾珍材可笔,虎头墨妙疑神。
颇知君尘外物,真是我眼中人。
物候推移伤客魂,啼莺何意恋山村。
不因落叶林间满,犹道啼春在寺门!

万木阴森荫画梁,淳熙奎画尚流光。一丘占尽吴山胜,二水分萦越垒长。

枯坐老禅依竹影,时来估客荐蘋香。雪坡天境依稀在,莫把名园比洛阳。

陆家有子贱且贫,一生家住琴川滨。唯能击鼓与吹笛,更无馀策堪资身。

其妻本是田家女,目不知书心却古。蓬头垢面破衣裳,乐与夫君共甘苦。

夫君卧病忽经年,瓶无粒粟囊无钱。晨昏何以给饘粥,一饱十饥诚可怜。

眼中骨肉犹行路,况彼乡邻肯相顾。徬徨悽楚只天知,嘿嘿更无人可诉。

一朝乞得斗升归,济急庶以全烧眉。不道抵家日将暮,夫命已逐残云飞。

躄地号天几绝气,祭毕随将死相继。谁知村落妇人心,有此堂堂真节义。

老夫闻此十馀年,每叹丈夫多不如。芳名未免久湮没,春秋大笔何人书。

君不见豪儿剥民恣封殖,输谷公门仅千石。如何反得义民名,华表旌门炫金璧。

红尘紫陌偶相期,蹑屐登龙快所思。山径有云归路晚,市门斜日下楼迟。

漫劳轩盖遥相问,暂寄茅堂只在兹。他日幽栖还有计,千峰平处一峰奇。

何须大叫帝阍闻,肸蚃通天黍米分。吴练凄迷亏老寿,汉封细碎到亭云。

欲收元气无坚影,自笑顽躯亦片云。帝鬼痴灵皆一蚁,强将斋沐溷元君。

进乏梯媒退又难,近因多难怕长安。相知莫话诗心苦,乞取新诗合掌看。

懊恼南城树已荒,何人封事筑回墙。当年若肯称监国,没世应须谥让皇。

一穴龙髯终断绝,两株荆树起悲凉。我思季札真千古,惆怅陵园晚色苍。

一樽芳酒数篇诗,坐待南湖夕景低。日照杏花堆火齐,水涵天色湛玻璃。

静中鱼鸟浑相忘,醉里风光时易迷。还有渔舟澹客兴,谁言不似武陵溪。

落日前溪渡,钟声隔岸闻。秋水深可涉,挽衣踏行云。

行云忽破碎,波动生鱼鳞。化为百千我,何者为我身。

此身尚非我,况复影中人。画师真具眼,了此起灭因。

三生嗣幻梦,一笑语前尘。

绝境浮尘远,穹天积水多。楼台含蜃气,钟鼓动鲸波。

岸晓江僧出,沙晴岛鹤过。末由穷胜览,倚棹发狂歌。

起来喧不减,策策凉风生。
月暗虫声里,人孤树影中。
南埏寒尚早,北地候难同。
想到鄞江上,秋花满旧丛。

嫩凉天,西风吹遍郊原。正楼头、一声长笛,泬寥秋气堪怜。

渐芳洲、飘残黄叶,更曲沼、凋尽红莲。秉烛心期,支筇意兴,恰逢丛桂吐华研。

小山畔,凌霜挺秀,翠荫复来圆。还证取、香闻鼻观,无隐真禅。

对清尊、浅斟低咏,待看月影婵娟。近露华、沾衣欲湿,奈蛩语,当户争传。

知道明年,重逢此日,萍踪飘转在谁边。多应向,山程水驿,茸帽控丝鞭。

花如织、盛筵难再,也合潸然。

十月梅花早报春,相思谁是赏春人。山亭独酌杯中酒,颠倒东风却梦君。

临江新构郁苍苍,九派烟涛接混茫。上界星辰通碧汉,下流砥柱束衡阳。

鱼龙影里珠帘静,鸥鹭风前玉笛凉。莫认当年歌舞地,好留形胜控南荒。

案上有书勤著眼,壶中无酒懒衔杯。心閒自有行窝乐,笑看灯花夜夜开。

颜渊刚且明,已私方可克。曾氏极弘毅,战兢终易箦。

中庸首谨独,屋漏无愧慝。集义孟子贤,浩然气充塞。

降自汉唐下,谁能践斯域。河洛程氏兴,焕开千载惑。

大哉敬义功,外方并内直。致知务穷理,为我开阃阈。

践履极其纯,昭然万世则。晦庵集其全,精微尽剖析。

穷理务反躬,万世立人极。我生今何迟,人亡世已隔。

因言求其心,勇猛日不息。逸驾虽难攀,驱驰紧鞭策。

鹏鹗不易并,数飞无停翼。敬义两夹持,知行互相益。

扩此天理公,去彼人欲贼。彼我皆丈夫,到头奚可择。

宝杖敲空触处春,光阴掣电旧曾闻。昨宵风动寒岩冷,惊起泥牛耕白云。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 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