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盖将吊而更以贺也。道远言略,犹未能究知其状,若果荡焉泯焉而悉无有,乃吾所以尤贺者也。
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今乃有焚炀赫烈之虞,以震骇左右,而脂膏滫瀡之具,或以不给,吾是以始而骇也。凡人之言皆曰,盈虚倚伏,去来之不可常。或将大有为也,乃始厄困震悸,于是有水火之孽,有群小之愠。劳苦变动,而后能光明,古之人皆然。斯道辽阔诞漫,虽圣人不能以是必信,是故中而疑也。
以足下读古人书,为文章,善小学,其为多能若是,而进不能出群士之上,以取显贵者,盖无他焉。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货,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独自得之心,蓄之衔忍,而不能出诸口。以公道之难明,而世之多嫌也。一出口,则嗤嗤者以为得重赂。仆自贞元十五年,见足下之文章,蓄之者盖六七年未尝言。是仆私一身而负公道久矣,非特负足下也。及为御史尚书郎,自以幸为天子近臣,得奋其舌,思以发明足下之郁塞。然时称道于行列,犹有顾视而窃笑者。仆良恨修己之不亮,素誉之不立,而为世嫌之所加,常与孟几道言而痛之。乃今幸为天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黔其庐,赭其垣,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其实出矣。是祝融、回禄之相吾子也。则仆与几道十年之相知,不若兹火一夕之为足下誉也。宥而彰之,使夫蓄于心者,咸得开其喙;发策决科者,授子而不栗。虽欲如向之蓄缩受侮,其可得乎?于兹吾有望于子,是以终乃大喜也。
古者列国有灾,同位者皆相吊。许不吊灾,君子恶之。今吾之所陈若是,有以异乎古,故将吊而更以贺也。颜、曾之养,其为乐也大矣,又何阙焉?
足下前章要仆文章古书,极不忘,候得数十篇乃并往耳。吴二十一武陵来,言足下为《醉赋》及《对问》,大善,可寄一本。仆近亦好作文,与在京城时颇异,思与足下辈言之,桎梏甚固,未可得也。因人南来,致书访死生。不悉。宗元白。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人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纹瀫微流。正万缕初柔。垂绮苑,映妆楼。此日藏乌多少,他时系马迟留。
渐渐绿深黄浅,一带烟浮。
花花絮絮雷塘路,风风雨雨到邗沟。初学舞,惯含愁。
远恨能传玉笛,轻寒乍到红篝。最是长条牵愁,人在兰舟。
野花芬馥去年同,和气氤氲想像中。何事此回重九节,解鞍牧马故城东。
五岁能读书,十岁能赋诗。十五事远游,三十无所为。
既乖俯仰责,复为邻里欺。生计日已疏,世态多瑕疵。
煌煌金张门,徒隶皆光辉。日晏宾客集,轩车如风驰。
一笑掷千金,片言委黄泥。齐生独抱瑟,来往何逶迤。
近时有客湖上归,能话郎中身许国。朝廷取士数十年,谁谓书生无寸策?
江州李侯死可书,郎中百战全洪都。昔年廷对俱第一,鸾凤固与群飞殊。
当其练兵首陈义,谓贼南征非所忌。环城撤屋民始疑,事急方知为上计。
家书间道驰山东,百金归报寿乃翁。小臣于此誓生死,仰视白日昭其忠。
朔风云低吹战血,母弟魂归宝刀折。仓皇劲气吐寸心,立马危桥万夫决。
相臣揽辔从天回,将军鞞鼓轰春雷。为公破敌捐万死,顾盼妖贼如山摧。
君王拊髀加褒异,深副当年设科意。碧霄雨露湛恩深,官转霜台弘国器。
汉廷寥寥渤海龚,广陵张纲尤罕逢。使君宴坐试深省,谈笑宪府看平戎。
去去不可留,清泪沾胸臆。今夕斗酒欢,明日分南北。
君行日以远,我心日以恻。岂独离别伤,转念孤征寂。
举目童仆亲,搔首骨肉隔。野店孤镫青,轮蹄晓霜白。
念此迫中肠,尽夜难安席。愿言加餐饭,善保躯金石。
灵岩一片云,曾为作雨起。风吹还故山,松筠澹相倚。
秋高霜露寒,酒热鲈鱼美。少宽忧世怀,微醉有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