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明清之际的学者和教育家。字楚屿,又作鲁屿,号舜水,汉族,浙江余姚人,明末贡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二次奉诏特征,未就,人称征君。清兵入关后,流亡在外参加抗清复明活动。南明亡后,东渡定居日本,在长崎、江户(今东京)授徒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其学特点是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认为“学问之道,贵在实行,圣贤之学,俱在践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响。朱之瑜和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并与王阳明、黄梨洲、严子陵称为余姚四先贤。
大江西望接天长,山势龙蟠是帝乡。春日看花上牛首,知君忘却在河阳。
朝汎碧浪溪,夕宿隐屏下。洄湍激九折,淜洑以东注。
丹厓写灵奇,怪者莫可悟。岂伊神理秘,谅有鬼物护。
仙术非荒唐,宣圣有矩步。㴑流无穷门,直以夫子故。
依违尚友心,謇謇恐迟暮。终当据昭旷,眷此结桂树。
赤乌二载发奇空,古洞深沈道路危。翠窦下攒山瀑落,紫岩中廓石膏垂。
铁船通海时难遇,金鼎调元事可期。祇恐使君同变化,白螺来往少人知。
野泊昏林外,风涛睡未能。深秋荒岸雨,残夜小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