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刘伯温都事感兴

大将宣威起执戈,功曹况复有萧何。
共鸣鞞鼓来酣战,正拟前军奏凯歌。
天外愁云连汴合,雨余腥水入淮多。
平居殊觉成寥赖,静夜惊闻涕泗沱。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刬骑犊子不施鞯,老退犹堪学力田。疏大夫金虽已散,蔺相如璧偶然全。

黄河水有曾清日,白发人无再少年。许大乾坤愁塞满,觅无愁处只樽前。

夜夜。夜了花朝也。连忙。指点银瓶索酒尝。
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皇天命理以为人,理有存亡系我心。存养上还天所赋,终身履薄以临深。

端居风物际升平,不觉吴霜点鬓生。上冢年光潜委巷,趁潮清梦入严城。

啖齑元是儒林味,焚草无劳后世名。有约出郊真兴剧,柳花如雪爱初晴。

久旷山水游,披图适心目。远岫云外青,清潭千丈绿。

芳尊集幽舫,春鸟鸣高木。茅屋是谁家,门无往来躅。

风振苍山海逆流,扁舟未济使人愁。聊把钓竿消永日,溪翁沙鹭共悠悠。

门外清江路,张融万里船。道穷宽出世,书就痛编年。

丰沛英雄老,曹刘壁垒坚。过江诸侠少,心折祖生鞭。

桃李无言定有言,采花食实信人喧。先公天上何熊兆,后裔人间愧漆园。

门户群鸦归返照,杖藜独树倚高原。懒回浦口经年首,几度长髯付一掀。

病起逢佳节,羁怀只自伤。老来衰自至,身与世相忘。

发引千丝乱,愁添一线长。功名真已矣,此意付沧浪。

倒劄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
苹花落尽芦花老,地阔天高一个鸿。

喜君近疾已平安,楮帐绵衾且避寒。饭颗任嘲诗骨瘦,糟丘能遣客怀宽。

天街钟动朝初罢,海国书回岁又残。忽讶衰翁不相问,北风吹雪正漫漫。

韩子由来未识真,欲还澄观作诗人。若教早被儒冠误,那得云山自在身。

他山一卷石,何意效时妆。天生偶然斑驳,兰麝不能香。*作陈家宫井,浇出后庭玉树,直使国俱亡。故邑久眢废,陈迹草茫茫。叹人间,才璇室,又阿房。丽华*发如鉴,曾此笑相将。一旦江山瓶坠,犹欲夫妻同穴,甚矣色成荒。五色补天缺,万世仰娲皇。
三釜果何乐,万钟岂云轻。
当知昔贤士,乃亲乃为荣。
忆昨使东淮,循陔兰芳馨。
维先司徒公,大篇宠其行。
喜我谐禄养,劝之力身名。
俛仰四十载,岁月何峥嵘。
髯卿世济美,中外稔践更。
勇退甫宴娱,起家俄诏徵。
秩真二千石,选授参陪京。
时哉春阳中,光风助严程。
歌廉盛襦袴,迎伋森旆旌。
矧伊太夫人,九十颜如婴。
朱轓从板舆,此乐谁能并。
缅怀平生好,相友真弟兄。
我今抱永慕,抚旧只怆情。
涂山古名邦,官府号太平。
故秋适淫潦,所至多疲氓。
政须事安集,未可施敲榜。
长江戍水犀,形势足干城。
时虽急规恢,不用邀功能。
君年壮於我,宏图在南溟。
报国岂忧晚,事亲宜竭诚。
道院日余暇,北堂庆方增。
戏彩供笑粲,捧觞寿期龄。
孝立忠亦遂,俗美政易成。
奏最亟归来,勿云厌承明。
入海浮生汗漫秋,紫皇高宴五云楼。
霓裳曲罢天风起,吹散仙香满十洲。
楼锁彤霞地绝尘,碧桃花发九天春。
东皇近日慵游宴,闲煞瑶池五色麟。
上清仙路有丹梯,影响行人到即迷。
不会无端个渔父,阿谁教入武陵溪。
本来方朔是真仙,偶别丹台未得还。
何事玉皇消息晚,忍教憔悴向人间。
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亲授五灵符。
群仙个个来相问,人世风光似此无。

灭烛扪心语,风吹古大河。壮游薪胆尽,兵法鬓毛皤。

匹蹇冲春雪,危楼坐绿萝。同裳人几在,愁听渐离歌。

小亭帘幕,微风起、吹乱一湖新碧。雨过横塘香更远,遥望水天一色。

露滴圆珠,光摇翠盖。叠浪翻琼雪。菱歌响处,白鸥时起时没。

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著屐频来闲眺望,梦裹浑忘是客。

误落尘寰,神仙富贵,两字蹉跎失。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

一览断金集,再悲埋玉人。牙弦千古绝,珠泪万行新。

九年面壁,坏却东土儿孙。只履西归,钝置黄面老子。

水云飘渺岫云微,滚滚洪流怒截矶。江势欺山吞不尽,万峰群伏一峰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