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琴操十首 其二 猗兰操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岩穴幽阻,谁其晤语。猗兰之芳,煜煜其光。

不我佩服,昊天孔明。子如好修,维我之求。子如不好,于我何邮。

朱右(1314年-1376年),字伯贤(一字序贤),自号邹阳子,临海章安(今属椒江区)人。生于元仁宗延祐元年,元末从陈叔夏、林景和游,又受文法于李孝光。以荐授庆元路慈溪县儒学教谕,调萧山,擢主簿。至正二十年(1360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曾诣阙献河清颂,不遇而归。洪武三年(1370年),召修元史。洪武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洪武七年,又修洪武正韵。不久,迁晋府右长史。卒于明太祖洪武九年,卒年63岁。他博通经史。著有白云稿五卷,《四库总目》又有春秋类编、秦汉文衡、元史补遗等,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
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
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
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红尘扰扰功名地,不碍诗人得趣幽。何必千岩连万壑,能令六月似三秋。

茶瓯变乳随汤泛,香篆萦云尽日浮。时觉东城添纸价,应知得句胜封侯。

龙洲旧说红都胜,象罔今逢赤水珠。
更挽春衫来比并,如缠十万上江都。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芙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一年春事雨声里,十里扬州梦想边。
眼底名花烦折赠,君家风物自嫣然。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
只应推此意,便足慰民情。
间岁仍艰食,新书督勤耕。
想今潇水畔,惟日望双旌。

寄语诗人林隐君,水西千树要平分。玉颜绛领堪娱老,御史何劳觅紫云。

盘盘十二曲,石岭瘦峥嵘。脚底有平地,何人险处行。

又浮生、平头六十,登楼怅望荆楚。出山小草成何事,闲却竹烟松雨。

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琅树。苍苍天路。谩伏枥心长,衔图志短,岁晏欲谁与。

梅花赋。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英雄掺与君侯耳,过眼群儿谁数。

霜鬓缕。祗梦听、枝头翡翠催归去。清觞飞羽。且细酌盱泉,酣歌郢雪,风致美无度。

争屯未就云头合,结沈欲成风势高。

条脱空嗟萼绿华,俗尘难久驻仙车。数声画角单于塞,一曲山香阿母家。

堕砌尚疑妆后粉,点衣犹认唾时花。别来埋没春风面,几度虚窗叹月斜。

救韩齐将出关门,魏国追兵胜负分。减灶一筹输竖子,伏林万弩待将军。

书名斫树无遗迹,埋骨依山有旧坟。断足不知勍敌在,谋身疏阔可怜君。

民社初膺已半年,防民真觉甚防川。文章风月知何用,循吏深惭诵马迁。

眉影控帘钉。花补苔痕。满身香雾嫩寒侵。怨入杜鹃声里血,独自愁吟。

玉笛咽离情。草长红心。月钩空钓美人魂。怜尔为花犹薄命,何况侬今。

半轮未满缺些儿,后夜阴晴未得知。已有清辉连四境,何妨对此酌金卮。

东风吹雨破花悭。客毡晓梦生寒。有人斜倚小屏山。

蹙损眉弯。

合是一钗双燕,却成两镜孤鸾。暮云修竹泪留残。

翠袖凝斑。

群山壁立水安流,风俗敦庞爱润州。比户诗书研午夜,万家机杼织新秋。

烟花不染维扬习,金粉终为白下羞。此去清河三百里,岁民无恙有传邮。

玉树琼枝照柏台,碧纱高卷绝尘埃。平生未识东风面,可有秋香带月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