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归园田 其一

自古养志者,遁迹于深山。一往将终焉,岂复知岁年。

有时罹世网,如鱼脱于渊。归来不争里,治此无竞田。

邈然云霞姿,潋滟眉睫间。相逢共谈笑,乃在义农前。

试语宠辱事,寒灰久无烟。紫芝出涧底,元木生岩巅。

心随麋鹿远,迹与鸥鸟闲。我愿从之游,朝夕同悠然。

李世熊(公元1602年 - 1686年)字元仲,号媿庵,自号塞支道人,福建宁化泉上里龙乡(今泉上镇泉上村)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五年,年八十五岁。 他10岁就能应塾师之命给手中扇子作破题旬:“舒之风动四方,卷之退藏山密。”15岁入童子试第一,16岁入县学,23岁以郡试第四成廪生。自后怀才不遇,屡试不第。虽如此,但他是个饱学之士,经史子集乃至医卜星纬释道的典籍。无不贯通,尤爱钻研韩非、屈原、韩愈等人之作。自有更深造诣。
  猜你喜欢
贵贱平生隔,轩车是日来。
青阳一觏止,云路豁然开。
祖道衣冠列,分亭驿骑催。
方期九日聚,还待二星回。
君家池阁静,一到且淹留。坐听蒹葭雨,如看岛屿秋。
杯盘深有兴,吟笑迥忘忧。更爱幽奇处,双双下野鸥。
行拥朱轮锦幨儿,望仙门外叱金羁。
染须偷嫩无人觉,唯有平康小妇知。
耕桑战伐饱曾经,庙毁村荒不乞灵。
尚有君王盘马迹,至今草木不能青。
中元斋醮后,残烬满空坛。老鹤心何待,尊师鬓已干。
幡灯古殿夜,霜霰大椿寒。谁见长生路,人间事万端。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兼旬索句添穷忙,草根唧唧虫鸣霜。尚惭皮陆作唱和,敢与李杜争光芒。

君诗尽纳三万派,山骨??波洋洋。登坛欲来执牛耳,取径故险回羊肠。

林深雾黯蓄幽气,虹见雨霁开晴光。吟从舌端作倔强,写向纸面生低昂。

稍嫌工迟似司马,容我笑傲林泉帝。忆初弭棹同卧起,明朝联臂登高冈。

穿松踏石困俯仰,攀跻中道多徊徨。奇峰忽拔二千尺,快剑磨出莲花铓。

耸身侧足狂叫绝,生平奇境得未尝。三湘七泽旧虽到,却溯洲渚搴孤芳。

黄金荒台感燕士,画栋高阁悲滕王。十年浪走痴已极,游踪脱略失故乡。

星埃大笑一回首,摄衣才谒三高堂。所嗟筋力就疲惫,渐遣兴趣成颓唐。

眼前又当摇落候,蒹葭露白秋苍苍。不知此中有何乐,对尔意气还飞扬。

男儿生涯志未豁,善刀合学疱丁藏。百觚醉汲邻叟瓮,一枕倦寄高僧房。

得道在先成佛后,兹理反覆天应偿。逢人但拜孟东野,去我独惜张文昌。

扶筇缥缈有夙约,肯计盎底无余粮。风波冲冒总为此,子今束书我亦将。

行当长谣答黄竹,不尔妙曲赓红桑。郁郁谁能耐离索,空楼夜雨思连床。

年来万事经眼见,穷达竟分姜与汤。旧游如梦那可说,祇有末路堪评量。

名山业岂异人事,慎勿屑屑耽词章。

幽人长夏倦梳头,数纸南华足散愁。善舞那如羊叔鹤,恶书才似郑家牛。

里儿自不那元亮,市女谁敖识伯休。休问一生穿几屐,卧看图画当闲游。

一渠流水数家分,弦管楼中永不闻。灯下此心谁共说,紫烟衣上绣春云。

山晓冷恓恓,开门雪覆溪。偶随麋鹿迹,不觉过桥西。

亹亹玄思得,濯濯情累除。

纷纷泊泊弄晴晖,曾逐春风上绣衣。不为胡僧翻贝叶,仙家长有碧桃飞。

驿路桐川外,林光转岸容。帆樯通楚甸,粳稻问吴侬。

信喜军书断,人归草舍重。扬舲冬日好,何必更扶筇。

丹凤城头风渐清,黑龙潭畔日将倾。才闻祈泽传天诏,便起挑镫听雨声。

清晓农歌应旖旎,东南军令可分明。关心衣带黄河水,好为淮流洗甲兵。

纸帽行游事可羞,教奴短布累奴愁。儿郎爱马偷骑去,妾貌如花当九牛。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
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万壑闲云满径苔,松关刚对翠屏开。翻经座冷猿长啸,施食庭空鸟不来。

尘翳中书留画壁,雨荒丞相读书台。石泉澄澈僧留茗,两腋清风一快哉。

春草征帆远,春江落日程,
瘴乡官是客,儒服老谈兵。
海阔龙无影,山空凤不鸣。
梅花东阁路,凄断故人情。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
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