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登栈道

足迹初来剑北州,试登危栈瞰江流。
万山西接地穷处,一水东归天心头。
欲访肴函无健马,相忘楚汉付轻鸥。
丈夫要了中原事,未分持竿老钓舟。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已春浓。杏花未遇疏疏雨,杨柳初摇短短风。
扶画鷁,跃花骢。涌金门外小桥东。行行又入笙歌里,人在珠帘第几重。
水到桐江镜样清。有人还似水清明。尊前无语更盈盈。
翠袖舞衫何日了,白头归去几时成。老来犹有惜花情。
白似琼瑶滑似苔,随梳伴镜拂尘埃。
莫言此个尖头物,几度撩人恶发来。
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
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
文才似我旋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
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已收身向园林下,犹寄名于禄仕间。不锻嵇康弥懒静,无金疏傅更贫闲。

支分门内嵇生计,谢绝朝中旧往还。唯是相君忘未得,时思汉水梦巴山。

澄澄严江波,混混入东海。双双出明珠,煌煌弄光彩。

声声识英物,表表见神采。遥遥徐卿胄,衮衮灵源在。

茫茫堪舆间,物物任真宰。奇奇睹兹事,啧啧争叹骇。

看看头角露,忽忽弦望改。望望汤饼筵,徐徐欲安待。

朱朱粉粉东风面。一夜开将遍。花神料得是针神。绣出枝枝叶叶一番新。

黄鹂似向风姨诉。莫把花枝妒。赵家姊妹易相嗔。试看南枝如笑北枝颦。

南亩垫秋水,忧怀萦老穷。劳生百不足,到死一成空。

身脆如残叶,病来加朔风。昨宵谈笑是,暂落梦魂中。

鸿去青冥定几年,东吴声誉至今传。高情未必寻丘壑,清隐还应在市廛。

竹坞邀宾留旧榻,芸窗教子剩残编。黄门底是推恩处,紫诰回鸾下九天。

山水东鄞本自佳,使星临照愈光华。甘棠美荫踰千里,画角仁声度万家。

正喜泉香浮竹叶,更看杯影浸梅花。最闻便有芝封到,莫惜连宵晕脸霞。

已爱清秋霁景鲜,山明水秀竹娟娟。
更来花下成真赏,顿觉飘飘意欲仙。
何岭巍峨欲插天,回头人与白云连。
桃花不点寻常路,从此依稀度九仙。

春光叫彻栗留音,赠别何堪折柳吟。空说高台收骏骨,只应敝帚享千金。

五更风雨穷交泪,驿路莺花故国心。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

巫峡昭君有奇色,毛生欲画无由得。但作东风背面身,看来已可倾人国。

朝来睡起鬓发垂,手如春笋领蝤蛴。绣帷幽梦断难续,想像翠黛颦修眉。

春光三月浓于酒,燕燕双飞莺唤友。不教腻脸露桃花,且喜腰支似杨柳。

君不见汉宫多病李夫人,转面不顾君王嗔。古来画工画意亦自足,烟雾玉质何由真。

昨夜山月好,故人果相思。
清光到枕上,袅袅凉风时。
永意能在我,惜无携手期。

金台有孝子,郭氏名寿瑛。寿瑛执亲丧,昼夜闻哭声。

负土起崇冢,栽松翳玄扃。瘦骨寒岳立,苦泪春河倾。

视容日梅梅,一朝废双睛。复扶大母柩,冥行出芜城。

愿言毕序葬,身瘵心则宁。里人问孝子,过毁圣所惩。

孝子哭且答:我非敢伤生。有泪不哭亲,恶乎用吾情?

亲死我目在,徒能视无形。黄泉相见日,无用此目明。

吾闻寿瑛语,悲剧不自胜。昔人曾有言,五色令目盲。

长年悦纷华,眉斧戕心精。视彼郭孝子,愧色能无赪。

而我嗜读书,昏花散秋灯。思亲不能哭,涕泗空填膺。

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懔懔七尺躯,岂为儿欺移。

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

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

平山望不极,山背画阴阳。断涧穿云黑,长城界树黄。

地悬惟鸟道,天尽即龙荒。一眺无中外,空烟点点苍。

报慈一要,凡圣同妙。
犬吠驴鸣,龙吟虎啸。
道吾乐神,师巫祭庙。
雨过山青,云收日照。
拾得与寒山,不觉呵呵笑。
休休,他年自有知音,
岂待今朝说破。
亭前流水醒客耳,亭上白云开客颜。
老僧有意厚来往,四面更令看好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