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九龄生卒年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末进士。入宋,又中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进士第三名。一说乾德五年(公元967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为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李九龄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著有《李九龄诗》一卷,皆七言绝句。《全唐诗》录存二十三首。
献岁酬酢劳,郊坰未曾出。今与良朋偕,方知值人日。
东风动高怀,幽事期禅室。欢然集童冠,不暇计六七。
长文抱着车,荀彧幼在膝。入林钟乍鸣,清梵磬未毕。
隔篱辨主宾,近牖闻琴瑟。石径绝纤埃,板桥度残蔤。
登楼一舒眺,日月飞何疾。万古浩茫茫,天步无停跸。
石门犹汉垒,香浦非前率。陇亩半青黄,沧波一洄潏。
寒花采玉兰,圃树攀霜橘。老大习酸辛,稚子甘崖蜜。
聊为虎溪笑,且试玄卿笔。即事非古今,至道忘儒佛。
询知吏为隐,亦有民名逸。冀留金石篇,来者为可述。
珍禽笼万里,未见意先叨。饮啄违尘目,文章剩俊毫。
重须论马首,轻敢喻鹅毛。馀采贤郎得,留形上绣袍。
二十四气候,循环为天时。化工原有准,翕辟本无私;
如何未启蛰,雷电乃并施?彼苍诚太急,此事谁主持?
将毋切仁爱,庶类待蕃滋;鼓之使及早,欲长其生机?
我闻田叟叹,谓此总未宜。阴多晴必少,符合若龟蓍。
可徵天地大,人犹或憾之。与其泄而速,不若秘而迟。
遵养以应节,位育有纲维。我欲问诸天,苍苍高不知。
书发南京已岁徂,开缄惊喜忽长吁。谁知路比燕山近,更说新来一字无。
洗砚临清池,爱此鸲眼明。今晨无俗事,试墨写黄庭。
扫地树阴午,超然有馀清。因之悟玄牝,可以保长生。
昨夜寒潮与此通,荒溪尚趁百川东。行依桕树林头月,钓拂芦花屿畔风。
插竹侵沙鱼扈短,篝灯映草蟹埼空。太公远矣吾将隐,赤鲤何书在腹中。
锦帆开浪逐霞飞,绅庶争迎颂德威。皖豫叠经匡节钺,杭湖犹思驻旌旂。
民生多赖同甘苦,家计何心论瘠肥。感格真诚天眷久,近来福寿似公稀。
盱江呜咽与人同,血泪成冰水亦红。无可奈何翻一笑,天心从古赚英雄。